抖音iOS最复杂功能的重构之路--播放器交互区重构实践

发表于 3年以前  | 总阅读数:1786 次

背景介绍

本文以抖音中最为复杂的功能,也是最重要的功能之一的交互区为例,和大家分享一下此次重构过程中的思考和方法,主要侧重在架构、结构方面。

交互区简介

交互区是指播放页面中可以操作的区域,简单理解就是除视频播放器外附着的功能,如下图红色区域中的作者名称、描述文案、头像、点赞、评论、分享按钮、蒙层、弹出面板等等,几乎是用户看到、用到最多的功能,也是最主要的流量入口。

发现问题

不要急于改代码,先梳理清楚功能、问题、代码,建立全局观,找到问题根本原因。

现状

上图是代码量排行,排在首位的就是交互区的 ViewController,遥遥领先其他类,数据来源自研的代码量化系统,这是一个辅助业务发现架构、设计、代码问题的工具。

可进一步查看版本变化:

每周 1 版,在不到 1 年的时间,代码量翻倍,个别版本代码量减少,是局部在做优化,大趋势仍是快速增长。

除此之外:

  • 可读性差:ViewController 代码量 1.8+万行,是抖音中最大的类,超过第 2 大的类一倍有余,另外交互区使用了 VIPER 结构(iOS 常用的结构:MVC、MVVM、MVP、VIPER),加上 IPER 另外 4 层,总代码规模超过了 3 万行,这样规模的代码,很难记清某个功能在哪,某个业务逻辑是什么样的,为了修改一处,需要读懂全部代码,非常不友好
  • 扩展性差:新增、修改每个功能需要改动 VIPER 结构中的 5 个类,明明业务逻辑独立的功能,却需要大量耦合已有功能,修改已有代码,甚至引起连锁问题,修一个问题,结果又出了一个新问题
  • 维护人员多:统计 commit 历史,每个月都有数个业务线、数十人提交代码,改动时相互的影响、冲突不断

理清业务

作者是抖音基础技术组,负责业务架构工作,交互区业务完全不了解,需要重新梳理。

事实上已经没有一个人了解所有业务,包括产品经理,也没有一个完整的需求文档查阅,需要根据代码、功能页面、操作来梳理清楚业务逻辑,不确定的再找相关开发、产品同学,省略中间过程,总计梳理了 10+个业务线,100+子功能,梳理这些功能的目的是:

  • 按重要性分清主次,核心功能优先保障,分配更多的时间开发、测试
  • 子功能之间的布局、交互是有一定的规律的,这些规律可以指导重构的设计
  • 判断产品演化趋势,设计既要满足当下、也要有一定的前瞻性
  • 自测时需要用,避免遗漏

理清代码

所有业务功能、问题最终都要落在代码上,理清代码才能真正理清问题,解决也从代码中体现,梳理如下:

  • 代码量:VC 1.8 万行、总代码量超过 3 万行
  • 接口:对外暴露了超过 200 个方法、100 个属性
  • 依赖关系:VIPER 结构使用的不理想,Presenter 中直接依赖了 VC,互相耦合
  • 内聚、耦合:一个子功能,代码散落在各处,并和其他子功能产生过多耦合
  • 无用代码:大量无用的代码、不知道做什么的代码
  • View 层级:所有的子功能 View 都放在 VC 的直接子 View 中,也就是说 VC 有 100+个 subView,实际仅需要显示 10 个左右的子功能,其他的通过设置了 hidden 隐藏,但是创建并参与布局,会严重消耗性能
  • ABTest(分组对照试验):有几十个 ABTest,最长时间可以追溯到数年前,这些 ABTest 在自测、测试都难以全面覆盖

简单概括就是,需要完整的读完代码,重点是类之间的依赖关系,可以画类图结合着理解。

每一行代码都是有原因的,即便感觉没用,删一行可能就是一个线上事故。

趋势

抖音产品特性决定,视频播放页面占据绝大部分流量,各业务线都想要播放页面的导流,随着业务发展,不断向多样性、复杂性演化。

从播放页面的形态上看,已经经过多次探索、尝试,目前的播放页面模式相对稳定,业务主要以导流形式的入口扩展。

曾经尝试过的方式

ViewController 拆分 Category

将 ViewController 拆分为多个 Category,按 View 构造、布局、更新、业务线逻辑将代码拆分到 Category。这个方式可以解决部分问题,但有限,当功能非常复杂时就无法很好的支撑了,主要问题有:

  • 拆分了 ViewController,但是 IPER 层没有拆分,拆分的不彻底,职责还是相互耦合
  • Category 之间互相访问需要的属性、内部方法时,需要暴露在头文件中,而这些是应该隐藏的
  • 无法支持批量调用,如 ViewDidLoad 时机,需要各个 Category 方法定义不同方法(同名会被覆盖),逐个调用

左侧和底部的子功能放在一个 UIStackView 中

这个思路方向大体正确了,但是在尝试大半年后失败,删掉了代码。

正确的点在于:抽象了子功能之间的关系,利用 UIStackView 做布局。

失败的点在于:

  • 局部重构:仅仅是局部重构,没有深入的分析整体功能、逻辑,没有彻底解决问题,Masonry 布局代码和 UIStackView 使用方式都放在 ViewController 中,不同功能的 view 很容易耦合,劣化依然存在,很快又然难以维护,这类似破窗效应
  • 实施方案不完善:布局需要实现 2 套代码,开发、测试同学非常容易忽略,线上经常出问题
  • UIStackView crash:概率性 crash,崩在系统库中,大半年时间也没有找到原因

其他

还有一些提出 MVP、MVVM 等结构的方案,有的浅尝辄止、有的通过不了技术评审、有的不了了之。

关键问题

上面仅列举部分问题,如果按人头收集,那将数不胜数,但这些基本都是表象问题,找到问题的本质、原因,解决关键问题,才能彻底解决问题,很多表象问题也会被顺带解决。

经常提到的内聚、耦合、封装、分层等等思想感觉很好,用时却又没有真正解决问题,下面扩展两点,辅助分析、解决问题:

  • 复杂度
  • “变量”与“常量”

复杂度

复杂功能难以维护的原因的是因为复杂。

是的,很直接,相对的,设计、重构等手法都是让事情变得简单,但变简单的过程并不简单,从 2 个角度切入来拆解:

  • 关系

:量是显性的,功能不断增加,相应的需要更多人来开发、维护,需要写更多代码,也就越来越难维护,这些是显而易见的。

关系:关系是隐性的,功能之间产生耦合即为发生关系,假设 2 个功能之间有依赖,关系数量记为 1,那 3 者之间关系数量为 3,4 者之间关系数量为 6,这是一个指数增加的,当数量足够大时,复杂度会很夸张,关系并不容易看出来,因此很容易产生让人意想不到的变化。

功能的数量大体可以认为是随产品人数线性增长的,即复杂度也是线性增长,随着开发人数同步增长是可以继续维护的。如果关系数量指数级增长,那么很快就无法维护了。

“变量”与“常量”

“变量”是指相比上几个版本,哪些代码变了,与之对应的“常量”即哪些代码没变,目的是:

从过去的变化中找到规律,以适应未来的变化。

平常提到的封装、内聚、解耦等概念,都是静态的,即某一个时间点合理,不意味着未来也合理,期望改进可以在更长的时间范围内合理,称之为动态,找到代码中的“变量”与“常量”是比较有效的手段,相应的代码也有不同的优化趋向:

  • 对于“变量”,需要保证职责内聚、单一,易扩展
  • 对于“常量”,需要封装,减少干扰,对使用者透明

回到交互区重构场景,发现新加的子功能,基本都加在固定的 3 个区域中,布局是上下撑开,这里的变指的就是新加的子功能,不变指的是加的位置和其他子功能的位置关系、逻辑关系,那么变化的部分,可以提供一个灵活的扩展机制来支持,不变的部分中,业务无关的下沉为底层框架,业务相关的封装为独立模块,这样整体的结构也就出来了。

“变量”与“常量”同样可以检验重构效果,比如模块间常常通过抽象出的协议进行通信,如果通信方法都是具体业务的,那每个同学都可能往里添加各自的方法,这个“变量”就会失去控制,难以维护。

设计方案

梳理问题的过程中,已经在不断的在思考什么样的方式可以解决问题,大致雏形已经有了,这部分更多的是将设计方案系统化。

思路

  • 通过上述梳理功能发现 UI 设计和产品的规律:

  • 整体可分为 3 个区域,左侧、右侧、底部,每个子功能都可以归到 3 个区域中,按需显示,数据驱动

  • 左侧区域中的作者名称、描述、音乐信息是自底向上挨个排列

  • 右侧主要是按钮类型,头像、点赞、评论,排列方式和左侧规律相同

  • 底部可能有个警告、热点,只显示 1 个或者不显示

  • 为了统一概念,将 3 个区域定义为容器、容器中放置的子功能定义为元素,容器边界和能力可以放宽一些,支持弱类型实例化,这样就能支持物理隔离元素代码,形成一个可插拔的机制。

  • 元素将 View、布局、业务逻辑代码都内聚在一起,元素和交互区、元素和元素之间不直接依赖,职责内聚,便于维护。

  • 众多的接口可以抽象归类,大体可分为 UI 生命周期调用、播放器生命周期调用,将业务性的接口抽象,分发到具体的元素中处理逻辑。

架构设计

下图是期望达到的最终目标形态,实施过程会分为多步,确定最终形态,避免实施时偏离目标

整体指导原则:简单、适用、可演化。

  • SDK 层:抽象出和业务完全无关的 SDK 层,SDK 负责管理 Element、Element 间通信
  • 业务框架层:将通用业务、共性代码等低频率修改代码独立出来,形成框架层,这层代码是可由专人维护,业务线同学无法修改
  • 业务扩展层:各业务线具体的子功能在此层实现,提供灵活的注册、插拔能力,Element 间无耦合,代码影响限定在 Element 内部

SDK 层

Container

所有的 Element 都通过 Container 来管理,包括 2 部分:

  • 对 Element 的创建、持有
  • 持有了一个 UIStackView,Element 创建的 View 都加入到此 UIStackView 中

使用 UIStackView 是为了实现自底向上的流式布局。

Element

子功能的 UI、逻辑、操作等所有代码封装的集合体,定义为 Element,借鉴了网页中的 Element 概念,对外的行为可抽象为:

  • View:最终显示的 View,lazy 的形式构造
  • 布局:自适应撑开,Container 中的 UIStackView 可以支持
  • 事件:通用的事件,处理 handler 即可,view 内部也可自行添加事件
  • 更新:传入模型,内部根据模型内容,赋值到 view 中

View

View 在 BaseElement 中的定义如下:

@interface BaseElement : NSObject <BaseElementProtocol>

@property (nonatomic, strong, nullable) UIView *view;
@property (nonatomic, assign) BOOL appear;

- (void)viewDidLoad;

@end
  • BaseElement 是抽象基类,公开 view 属性形式上看 view 属性、viewDidLoad 方法,和 UIViewController 使用方式的非常类似,设计意图是想靠向 UIViewController,以便让大家更快的接受和理解
  • appear 表示 element 是否显示,appear 为 YES 时,view 被自动创建,viewDidLoad 方法被调用,相关的子 view、布局等业务代码在 viewDidLoad 方法中复写,和 UIViewController 使用类似
  • appear 和 hidden 的区别在于,hidden 只是视觉看不到了,内存并没有释放掉,而低频次使用的 view 没必要常驻内存,因此 appear 为 NO 时,会移除 view 并释放内存

布局

  • UIStackView 的 axis 设置了 UILayoutConstraintAxisVertical,布局时自底向上的流式排列
  • 容器内的元素自下向上布局,最底部的元素参照容器底部约束,依次布局,容器高度参照最上面的元素位置
  • 元素内部自动撑开,可直接设置固定高度,也可以用 autolayout 撑开

事件

@protocol BaseElementProtocol <NSObject>
@optional
- (void)tapHandler:(UITapGestureRecognizer *)sender;

@end
  • 实现协议方法,自动添加手势,支持点击事件
  • 也可以自行添加事件,如按钮,使用原生的 addTarget 点击体验更好

更新

data 属性赋值,触发更新,通过 setter 形式实现。

@property (nonatomic, strong, nullable) id data;

赋值时会调用 setData 方法。

- (void)setData:(id)data {
    _data = data;
    [self processAppear:self.appear];
}

赋值时,processAppear 方法会根据 appear 状态更新 View 的状态,决定创建或销毁 View。

数据流图

Element 的生命周期、更新时的数据流向示意图,这里就不细讲了。

动画特效

图中是实际需要支持的业务场景,目前是 ABTest 阶段,老代码实现方式主要问题:

  • 对每处 view 都用 GET_AB_TEST_CASE(videoPlayerInteractionOptimization)判断处理了,代码中共有 32 处判断
  • 每个 View 使用 Transform 动画隐藏

这个实现方式非常分散,加新 view 时很容易被遗漏,Element 支持更优的方式:

  • 左侧所有子功能都在一个容器中,因此隐藏容器即可,不需要操作每个子功能
  • 右侧单独隐藏头像、音乐单独处理即可

扩展性

Element 之间无依赖,可以做到每个 Element 物理隔离,代码放在各自的业务组件中,业务组件依赖交互区业务框架层即可,独立的 Element 通过 runtime 形式,使用注册的方式提供给交互区,框架会将字符串的类实例化,让其正常工作。

[self.container addElementByClassName:@"PlayInteractionAuthorElement"];
[self.container addElementByClassName:@"PlayInteractionRateElement"];
[self.container addElementByClassName:@"PlayInteractionDescriptionElement"];

业务框架层

容器管理

SDK 中仅提供了容器的抽象定义和实现,在业务场景中,需要结合具体业务场景,进一步定义容器的范围和职责。

上面梳理了功能中将整个页面分为左侧、右侧、底部 3 个区域,那么这 3 个区域就是相应的容器,所有子功能都可以归到这 3 个容器中,如下图:

协议

Feed 是用 UITableView 实现,Cell 中除了交互区外只有播放器,因此所有的外部调用都可以抽象,如下图所示。

从概念上讲只需要 1 个交互区协议,但这里可以细分为 2 部分:

  • 页面生命周期
  • 播放器生命周期

所有 Element 都要实现这个协议,因此在 SDK 中的 Element 基类之上,继承实现了 PlayInteractionBaseElement,这样具体 Element 中不需要实现的方法可以不写。

@interface PlayInteractionBaseElement : BaseElement <PlayInteractionDispatcherProtocol>
@end

为了更清晰定义协议职责,用接口隔离的思想继续拆分,PlayInteractionDispatcherProtocol 作为统一的聚合协议。

@protocol PlayInteractionDispatcherProtocol <PlayInteractionCycleLifeDispatcherProtocol, PlayInteractionPlayerDispatcherProtocol>

@end

页面生命周期协议:PlayInteractionCycleLifeDispatcherProtocol

简单列了部分方法,这些方法都是 ViewController、TableView、Cell 对应的生命周期方法,是完全抽象的、和业务无关的,因此不会随着业务量的增加而膨胀。

@protocol PlayInteractionCycleLifeDispatcherProtocol <NSObject>

- (void)willDisplay;

- (void)setHide:(BOOL)flag;

- (void)reset;

@end

播放器生命周期协议:PlayInteractionPlayerDispatcherProtocol

播放器的状态和方法,也是抽象的、和业务无关。

@protocol PlayInteractionPlayerDispatcherProtocol <NSObject>

@property (nonatomic, assign) PlayInteractionPlayerStatus playerStatus;

- (void)pause;

- (void)resume;

- (void)videoDidActivity;

@end

Manager - 弹窗、蒙层

弹窗、蒙层的 view 规律并不在容器管理之中,所以需要一套额外的管理方式,这里定义了 Manager 概念,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即可以实现弹窗、蒙层等功能,也可以实现 View 无关的功能,和 Element 同样,将代码拆分开。

@interface PlayInteractionBaseManager : NSObject <PlayInteractionDispatcherProtocol>

- (UIView *)view;

@end
  • PlayInteractionBaseManager 同样实现了 PlayInteractionDispatcherProtocol 协议,因此具备了所有的交互区协议调用能力
  • Manager 不提供 View 的创建能力,这里的 view 是 UIViewController 的 view 引用,比如需要加蒙层,那么加到 manager 的 view 中就相当于加到 UIViewController 的 view 中
  • 弹窗、蒙层通过此种方式实现,Manager 并不负责弹窗、蒙层间的互斥、优先级逻辑处理,需要单独的机制去做

方法派发

业务框架层中定义的协议,需要框架层调用,SDK 层是感知不到的,由于 Element、Manager 众多,需要一个机制来封装批量调用过程,如下图所示:

分层结构

旧交互区使用了 VIPER 范式,抖音里整体使用的 MVVM,多套范式会增加学习、维护成本,并且使用 Element 开发时,VIPER 层级过多,因此考虑统一为 MVVM。

VIPER 整体分层结构

MVVM 整体分层结构

在 MVVM 结构中,Element 职责和 ViewController 概念很接近,也可以理解为更纯粹、更专用的的 ViewController。

经过 Element 拆分后,每个子功能已经内聚在一起,代码量是有限的,可以比较好的支撑业务开发。

Element 结合 MVVM 结构

  • Element:如果是特别简单的元素,那么只提供 Element 的实现即可,Element 层负责基本的实现和跳转
  • ViewModel:部分元素逻辑比较复杂,需要将逻辑抽离出来,作为 ViewModel,对应目前的 Presentor 层
  • Tracker:埋点工具,埋点也可以写在 VM 中,对应目前的 Interactor
  • Model:绝大多数使用主 Model 即可

业务层

业务层中存放的是 Element 实现,主要有两种类型:

  • 通用业务:如作者信息、描述、头像、点赞、评论等通用的功能
  • 子业务线业务:十几条子业务线,不一一列举

通用业务 Element 和交互区代码放在一起,子业务线 Element 放在业务线中,代码物理隔离后,职责会更明确,但是这也带来一个问题,当框架调整时,需要改多个仓库,并且可能修改遗漏,所以重构初期可以先放一起,稳定后再迁出去。

过度设计误区

设计往往会走两个极端,没有设计、过度设计。

所谓没有设计是在现有的架构、模式下,没有额外思考过差异、特点,照搬使用。

过渡设计往往是在吃了没有设计的亏后,成了惊弓之鸟,看什么都要搞一堆配置、组合、扩展的设计,简单的反而搞复杂了,过犹不及。

设计是在质量、成本、时间等因素之间做出权衡的艺术。

实施方案

业务开发不能停,一边开发、一边重构,相当于在高速公路上不停车换轮胎,需要有足够的预案、备案,才能保证设计方案顺利落地。

改动评估

先估算一下修改规模、周期:

  • 代码修改量:近 4 万行
  • 时间:半年

改动巨大、时间很长,风险是难以控制的,每个版本都有大量业务需求,需要改大量的代码,在重构的同时,如果重构的代码和新需求代码冲突,是非常难解的,因此考虑分期。

上面已经多次说到功能的重要性,需要考虑重构后,功能是否正常,如果出了问题如何处理、如何证明重构后的功能和之前是一致的,对产品数据无影响。

实施策略

基本思路是实现一个新页面,通过 ABTest 来切换,核心指标无明显负向则放量,全量后删除旧代码,示意图如下:

共分为三期:

  • 一期改造内容如上图红色所示:抽取协议,面向协议编程,不依赖具体类,改造旧 VC,实现协议,将协议之外暴露的方法、属性收敛到内部
  • 二期改造内容如蓝色所示:新建个新 VC,新 VC 和旧 VC 在功能上是完全一致,实现协议,通过 ABTest 来控制使用方拿到的是旧 VC 还是新 VC
  • 三期内容:删掉旧 VC、ABTest,协议、新 VC 保留,完成替换工作

其中二期是重点,占用时间最多,此阶段需要同时维护新旧两套页面,开发、测试工作量翻倍,因此要尽可能的缩短二期时间,不要着急改代码,可以将一期做完善了、各方面的设计准备好再开始。

ABTest

2 个目的:

  • 利用 ABTest 作为开关,可以灵活的切换新旧页面
  • 用数据证明新旧页面是一致的,从业务功能上来说,二者完全一致,但实际情况是否符合预期,需要用留存、播放、渗透率等核心指标证明

两套页面的开发方式

在二期中,两套页面 ABTest 切换方式是有成本的,需求开发两套、测试两遍,虽然部分代码可共用,但成本还是大大增加,因此需要将这个阶段尽可能缩短。

另外开发、测试两套,不容易发现问题,而一旦出问题,即便能用 ABTest 灵活切换,但修复问题、重新上线、ABTest 数据有结论,也需要非常长的周期。

如果每个版本都出问题,那将会是上线、发现问题,重新修复再上线,又发现了新问题,无限循环,可能一直无法全量。

如上图所示,版本单周迭代,发现问题跟下周修复,那么需要经过灰度、上线灰度(AppStore 的灰度放量)、ABTest 验证(AB 数据稳定要 2 周),总计要 6 周的时间。

让每个同学理解整体运作机制、成本,有助于统一目标,缩短此阶段周期。

删掉旧代码

架构设计上准备充足,删掉旧代码非常简单,删掉旧文件、ABTest 即可,事实上也是如此,1 天内就完成了。

代码后入后,有些长尾的事情会持续 2、3 个版本,例如有些分支,已经修改了删掉的代码,因为文件已经不存在了,只要修改,必定会冲突,合之前,需要 git merge 一下源分支,将有冲突的老页面再删掉。

防崩溃兜底

面向协议开发两套页面,如果增加一个功能时,新页面遗漏了某个方法的话,期望可以不崩溃。利用 Objective-C 语言消息转发可以实现这特性,在 forwardingTargetForSelector 方法中判断方法是否存在,如果不存在,添加一个兜底方法即可,用来处理即可。

- (id)forwardingTargetForSelector:(SEL)aSelector {
  Class clazz = NSClassFromString(@"TestObject");
  if (![self isExistSelector:aSelector inClass:clazz]) {
    class_addMethod(clazz, aSelector, [self safeImplementation:aSelector], [NSStringFromSelector(aSelector) UTF8String]);
  }

  Class Protector = [clazz class];
  id instance = [[Protector alloc] init];
  return instance;
}

- (BOOL)isExistSelector:(SEL)aSelector inClass:(Class)clazz {
  BOOL isExist = NO;
  unsigned int methodCount = 0;
  Method *methods = class_copyMethodList(clazz, &methodCount);
  NSString *aSelectorName = NSStringFromSelector(aSelector);
  for (int i = 0; i < methodCount; i++) {
    Method method = methods[i];
    SEL selector = method_getName(method);
    NSString *selectorName = NSStringFromSelector(selector);
    if ([selectorName isEqualToString: aSelectorName]) {
      isExist = YES;
      break;
    }
  }
  return isExist;
}

- (IMP)safeImplementation:(SEL)aSelector {
  IMP imp = imp_implementationWithBlock(^(){
    // log
  });
  return imp;
}

线上兜底降低影响范围,内测提示尽早发现,在开发、内测阶段时可以用比较强的交互手段提示,如 toast、弹窗等,另外可以接打点上报统计。

防劣化

需要明确的规则、机制防劣化,并持续投入精力维护。

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设计意图,不同职责的代码放在应该放的位置,比如业务无关的代码,应该下沉到框架层,降低被破坏的概率,紧密的开发节奏,即便简单的 if else 也容易写出问题,例如再加 1 个条件,几乎都会再写 1 个 if,直至写了几十个后,发现写不下去了,再推倒重构,期望重构一次后,可以保持得尽可能久一些。

更严重的是在重构过程中,代码就可能劣化,如果问题出现的速度超过解决的速度,那么将会一直疲于救火,永远无法彻底解决。

新方案中,业务逻辑都放在了 Element 中,ViewController、容器中剩下通用的代码,这部分代码业务同学是没必要去修改,不理解整体也容易改出问题,因此这部分代码由专人来维护,各业务同学有需要改框架层代码的需求,专人来修改。

各 Element 按照业务线划分为独立文件,自己维护的文件可以加 reviewer 或文件变更通知,也可以迁到业务仓库中,进行物理隔离。

日志 & 问题排查

稳定复现的问题,比较容易排查和解决,但概率性的问题,尤其是 iOS 系统问题引起的概率性问题,比较难排查,即便猜测可能引起问题的原因,修改后,也难以自测验证,只能上线再观察。

关键信息提前加日志记录,如用户反馈某个视频有问题,那么需要根据日志,找到相应的 model、Element、View、布局、约束等信息。

信息同步

改动过广,需要及时周知业务线的开发、测试、产品同学,几个方式:

  • 拉群通知
  • 周会、周报

开发同学最关注的点是什么时候放量、什么时候全量、什么时候可以删掉老代码,不用维护 2 套代码。

其次是改动,框架在不够稳定时,是需要经常改的,如果改动,需要相应受影响的功能的维护同学验证,以及确认测试是否介入。

产品同学也要周知,虽然产品不关注怎么做,但是一旦出问题,没有周知,很麻烦。

保证质量

最重要的是及时发现问题,这是避免或者减少影响的前提条件。

常规的 RD 自测、QA 功能测试、集成测试等是必备的,这里不多说,主要探讨其他哪些手段可以更加及时的发现问题。

新开发的需求,需要开发新、老页面两套代码,同样,也要测试两次,虽然多次强调,但涉及到多个业务线、跨团队、跨职责、时间线长,很容易遗漏,而新页面 ABTest 放量很小,一旦出问题,很难被发现,因此对线上和测试用户区分处理:

  • 线上、线下流量策略:线上 AppStore 渠道 ABTest 按数据分析师设计放量;内测、灰度等线下渠道放量 50%,新旧两套各占一半,内测、灰度人员还是有一定规模的,如果是明显的问题,比较容易发现的
  • ABTest 产品指标对照:灰度、线上数据都是有参考价值的,按照 ABTest 数据量,粗评一下是否有问题,如果有明显问题,可及时深入排查
  • Slardar ABTest 技术指标对照:最常用的是 crash 率,对比对照组和实验组的 crash 率,看下是否有新 crash,实验组放量比较小,单独的看 crash 数量是很难发现的,也容易忽略。另外还要别的技术指标,也可以关注下
  • Slardar 技术打点告警配置:重构周期比较长,难以做到每天都盯着,关键位置加入技术打点,系统中配置告警,设置好条件,这样在出现问题时,会及时通知你
  • 单元测试:单测是保证重构的必要手段,在框架、SDK 等核心代码,都加入了单测
  • UI 自动化测试:如果有完整的验证用例,可以一定程度上帮助发现问题

排查问题

稳定复现的问题比较容易定位解决,两类问题比较头疼,详细讲一下:

  • ABTest 指标负向
  • 概率性出现的问题

ABTest 指标负向

ABTest 核心指标负向,是无法放量的,甚至要关掉实验排查问题。

有个分享例子,分享总量、人均分享量都明显负向,大体经过这样几个排查过程:

排查 ABTest 指标和排查 bug 类似,都是找到差异,缩小范围,最终定位代码。

  • 对比功能:从用户使用角度找差异,交互设计师、测试、开发自测都没有发现有差异
  • 对比代码:对比新老两套打点代码逻辑,尤其是进入打点的条件逻辑,没有发现差异
  • 拆分指标:很多功能都可以分享,打点平台可以按分享页面来源拆分指标,发现长按弹出面板中的分享减少,其他来源相差不大,进一步排查弹出面板出现的概率发现明显变低了,大体定位问题范围。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不喜欢不是很核心的指标,并且不喜欢变少,意味着视频质量更高,所以这点是从 ABTest 数据中难以发现的
  • 定位代码:排查面板出现条件发现,老代码中是在长按手势中,排除了个别的点赞、评论等按钮,其他位置(如果没有添加事件)都是可点的,比如点赞、评论按钮之间的空白位置,而新代码中是将右侧按钮区域、底部统一排除了,这样空白区域就不能点了,点击区域变小了,因此出现概率变小了
  • 解决问题:定位问题后,修复比较简单,还原了旧代码实现方式

这个问题能思考的点是比较多的,重构时,看到了不好的代码,到底要不要改?

比如上面的问题,增加了功能后,不知道是否应该排除点击,很容易被忽略,长按属于底层逻辑,具体按钮属于业务细节,底层逻辑依赖了细节是不好的,可维护性很差,但是修改后,很可能影响交互体验和产品指标,尤其是核心指标,一旦影响,没有太多探讨空间。

具体情况具体评估,如果预估到影响了功能、交互,尽量不要改,大重构尽可能先解决核心问题,局部问题可以后续单独解决。

下面是长按面板中的分享数据截图,明显降低,其他来源基本保持一致,就不贴图了。

长按蒙层出现率降低 10%左右,比较自然的猜测蒙层出现率降低。

对比 View 视图差异确认问题。

类似的问题很多,ABTest 放量、全量过程要有充足的估时和耐心,这个过程会大大超过预期。抖音核心指标几乎都和交互区相关,众多分析师和产品都要关注,因此先理解一下分析师、产品和开发同学对 ABTest 指标负向的认知差别。

大部分指标是正向,个别指标负向,那么会被判断为负向。

开发同学可能想的是设计的合理性、代码的合理性,或者从整体的收益、损失角度的差值考虑,但分析师会优先考虑不出问题、别有隐患。两种方式是站在不同角度、目标考虑的,没有对错之分,事实上分析师帮忙发现了非常多的问题。目前的分析师、产品众多,每个指标都有分析师、产品负责,如果某个核心指标明显负向,找相应的分析师、产品讨论,是非常难达成一致的,即使是先放量再排查的方案也很难接受,建议自己学会看指标,尽早跟进,关键时找人帮忙推进。

概率性出现的问题

概率性出现的问题难点在于,很难复现,无法调试定位问题,修改后无法测试验证,需要上线后才能确定是否修复,举一个实际的例子的 iOS9 上 crash 例子,发现过程:

  • 通过 slardar=>AB 实验=>指定实验=>监控类型=>崩溃 发现的,可以看到实验组和对照组的 crash 率,其他的 OOM 等指标也可以用这个功能查看

下面是 crash 的堆栈,crash 率比较高,大约 50%的 iOS 9 的用户会出现:

crash 堆栈在系统库中,无法看到源码,堆栈中也无法找到相关的问题代码,无法定位问题 ,整个解决过程比较长,尝试用过的方式,供大家参考:

  • 手动复现,尝试修改,可以复现,但刷一天也复现不了几次,效率太低,对部分问题来说,判断准的话,可以比较快的解决
  • swizzle 系统崩溃的方法,日志记录最后崩溃的 View、相关 View 的层次结构,缩小排查范围
  • 自动化测试复现,可以用来验证是否修复问题,无法定位问题
  • 逆向看 UIKit 系统实现,分析崩溃原因

逆向大体过程:

  • 下载 iOS9 Xcode & 模拟器文件
  • 提取 UIKit 动态库
  • 分析 crash 堆栈,通过 crash 最后所在的_layoutEngine、_addOrRemoveConstraints、_withUnsatisfiableConstraintsLoggingSuspendedIfEngineDelegateExists 3 个关键方法,找到调用路径,如下图所示:

  • _withUnsatisfiableConstraintsLoggingSuspendedIfEngineDelegateExists 中调用了 deactivateConstraints 方法,deactivateConstraints 中又调用了_addOrRemoveConstraints 方法,和 crash 堆栈中第 3 行匹配,那么问题就出在此处,为方便排查,逆向出相关方法的具体实现,大体如下:
@implementation UIView
- (void)_withUnsatisfiableConstraintsLoggingSuspendedIfEngineDelegateExists:(Block)action {
    id engine = [self _layoutEngine];
    id delegate = [engine delegate];
    BOOL suspended = [delegate _isUnsatisfiableConstraintsLoggingSuspended];
    [delegate _setUnsatisfiableConstraintsLoggingSuspended:YES];
    action();
    [delegate _setUnsatisfiableConstraintsLoggingSuspended:suspended];
    if (suspended == YES) {
        return;
    }
    NSArray *constraints = [self _constraintsBrokenWhileUnsatisfiableConstraintsLoggingSuspended];
    if (constraints.count != 0) {
        NSMutableArray *array = [[NSMutableArray alloc] init];
        for (NSLayoutConstraint *_cons : constraints) {
            if ([_cons isActive]) {
                [array addObject:_cons];
            }
        }
        if (array.count != 0)  {
            [NSLayoutConstraint deactivateConstraints:array]; // NSLayoutConstraint 入口
            [NSLayoutConstraint activateConstraints:array];
        }
    }
    objc_setAssociatedObject(
                self,
                @selector(_constraintsBrokenWhileUnsatisfiableConstraintsLoggingSuspended),
                nil,
                OBJC_ASSOCIATION_RETAIN_NONATOMIC);
}

@end

@implementation NSLayoutConstraint
+ (void)activateConstraints:(NSArray *)_array {
    [self _addOrRemoveConstraints:_array activate:YES]; // crash堆栈中倒数第3个调用
}
+ (void)deactivateConstraints:(NSArray *)_array {
    [self _addOrRemoveConstraints:_array activate:NO];
}
@end
  • 从代码逻辑和_constraintsBrokenWhileUnsatisfiableConstraintsLoggingSuspended 方法的命名语义上看,此处代码主要是用来处理无法满足约束日志的,应该不会影响功能逻辑
  • 另外,分析时如果无法准确判断 crash 位置,则需要逆向真机文件,相比模拟器,真机的堆栈是准确的,通过原始 crash 堆栈偏移量找到最后的代码调用

拿到结果

  • 开发效率:将之前 VIPER 结构的 5 个文件,拆分了大约 50 个文件,每个功能的职责都在业务线内部,添加、修改不再需要看所有的代码了,调研问卷显示开发效率提升在 20%以上
  • 开发质量:从 bug、线上故障来看,新页面问题是比较少的,而且出问题一般的都是框架的问题,修复后是可以避免批量的问题的
  • 产品收益:虽然功能一致,但因为重构设计的性能是有改进的,核心指标正向收益明显,实验开启多次,核心指标结论一致

勇气

最后这部分是思考良久后加上的,重构本身就是开发的一部分,再正常不过,但重构总是难以进行,有的浅尝辄止,甚至半途而废。公司严格的招聘下,能进来的都是聪明人,不缺少解决问题的智慧,缺少的是勇气,回顾这次重构和上面提到过的“曾经尝试过的方式”,也正是如此。

代码难以维护时是比较容易发现的,优化、重构的想法也很自然,但是有两点让重构无法有效开展:

  • 什么时候开始
  • 局部重构试试

在讨论什么时候开始前,可以先看个词,工作中有个流行词叫 ROI,大意是投入和收益比率,投入越少、收益越高越好,最好是空手套白狼,这个词指导了很多决策。

重构无疑是个费力的事情,需要投入非常大的心力、时间,而能看到的直接收益不明显,一旦改出问题,还要承担风险,重构也很难获得其他人认可,比如在产品看来,功能完全没变,代码还能跑,为什么要现在重构,新需求还等着开发呢,有问题的代码就是这样不断的拖着,越来越严重。

诚然,有足够的痛点时重构是收益最高的,但只是看起来,真实的收益是不变的,在这之前需要大量额外的维护成本,以及劣化后的重构成本,从长期收益看,既然要改就趁早改。决定要做比较难,说服大家更难,每个人的理解可能都不一样,对长期收益的判断也不一样,很难达成一致。

思者众、行者寡,未知的事情大家偏向谨慎,支持继续前行的是对技术追求的勇气。

重构最好的时间就是当下。

局部重构,积少成多,最终整体完成,即便出问题,影响也是局部的,这是自下向上的方式,本身是没问题的,也经常使用,与之对应的是自上向下的整体重构,这里想强调的是,局部重构、整体重构只是手段,选择什么手段要看解决什么问题,如果根本问题是整体结构、架构的问题,局部重构是无法解决的。

比如这次重构时,非常多的人都提出,能否改动小一点、谨慎一点,但是设计方案是经过分析梳理的,已经明确是结构性问题,局部重构是无法解决的,曾经那些尝试过的方式也证明了这一点。

不能因为怕扯到蛋而忘记奔跑。

本文由哈喽比特于3年以前收录,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文章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ZmF5w3zzpqJb7AiBWGJUvA

 相关推荐

刘强东夫妇:“移民美国”传言被驳斥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和其妻子章泽天最近成为了互联网舆论关注的焦点。有关他们“移民美国”和在美国购买豪宅的传言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然而,京东官方通过微博发言人发布的消息澄清了这些传言,称这些言论纯属虚假信息和蓄意捏造。

发布于:1年以前  |  808次阅读  |  详细内容 »

博主曝三大运营商,将集体采购百万台华为Mate60系列

日前,据博主“@超能数码君老周”爆料,国内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预计将集体采购百万台规模的华为Mate60系列手机。

发布于:1年以前  |  770次阅读  |  详细内容 »

ASML CEO警告:出口管制不是可行做法,不要“逼迫中国大陆创新”

据报道,荷兰半导体设备公司ASML正看到美国对华遏制政策的负面影响。阿斯麦(ASML)CEO彼得·温宁克在一档电视节目中分享了他对中国大陆问题以及该公司面临的出口管制和保护主义的看法。彼得曾在多个场合表达了他对出口管制以及中荷经济关系的担忧。

发布于:1年以前  |  756次阅读  |  详细内容 »

抖音中长视频App青桃更名抖音精选,字节再发力对抗B站

今年早些时候,抖音悄然上线了一款名为“青桃”的 App,Slogan 为“看见你的热爱”,根据应用介绍可知,“青桃”是一个属于年轻人的兴趣知识视频平台,由抖音官方出品的中长视频关联版本,整体风格有些类似B站。

发布于:1年以前  |  648次阅读  |  详细内容 »

威马CDO:中国每百户家庭仅17户有车

日前,威马汽车首席数据官梅松林转发了一份“世界各国地区拥车率排行榜”,同时,他发文表示:中国汽车普及率低于非洲国家尼日利亚,每百户家庭仅17户有车。意大利世界排名第一,每十户中九户有车。

发布于:1年以前  |  589次阅读  |  详细内容 »

研究发现维生素 C 等抗氧化剂会刺激癌症生长和转移

近日,一项新的研究发现,维生素 C 和 E 等抗氧化剂会激活一种机制,刺激癌症肿瘤中新血管的生长,帮助它们生长和扩散。

发布于:1年以前  |  449次阅读  |  详细内容 »

苹果据称正引入3D打印技术,用以生产智能手表的钢质底盘

据媒体援引消息人士报道,苹果公司正在测试使用3D打印技术来生产其智能手表的钢质底盘。消息传出后,3D系统一度大涨超10%,不过截至周三收盘,该股涨幅回落至2%以内。

发布于:1年以前  |  446次阅读  |  详细内容 »

千万级抖音网红秀才账号被封禁

9月2日,坐拥千万粉丝的网红主播“秀才”账号被封禁,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引发热议。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秀才”账号违反平台相关规定,已封禁。据知情人士透露,秀才近期被举报存在违法行为,这可能是他被封禁的部分原因。据悉,“秀才”年龄39岁,是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人,抖音网红,粉丝数量超1200万。他曾被称为“中老年...

发布于:1年以前  |  445次阅读  |  详细内容 »

亚马逊股东起诉公司和贝索斯,称其在购买卫星发射服务时忽视了 SpaceX

9月3日消息,亚马逊的一些股东,包括持有该公司股票的一家养老基金,日前对亚马逊、其创始人贝索斯和其董事会提起诉讼,指控他们在为 Project Kuiper 卫星星座项目购买发射服务时“违反了信义义务”。

发布于:1年以前  |  444次阅读  |  详细内容 »

苹果上线AppsbyApple网站,以推广自家应用程序

据消息,为推广自家应用,苹果现推出了一个名为“Apps by Apple”的网站,展示了苹果为旗下产品(如 iPhone、iPad、Apple Watch、Mac 和 Apple TV)开发的各种应用程序。

发布于:1年以前  |  442次阅读  |  详细内容 »

特斯拉美国降价引发投资者不满:“这是短期麻醉剂”

特斯拉本周在美国大幅下调Model S和X售价,引发了该公司一些最坚定支持者的不满。知名特斯拉多头、未来基金(Future Fund)管理合伙人加里·布莱克发帖称,降价是一种“短期麻醉剂”,会让潜在客户等待进一步降价。

发布于:1年以前  |  441次阅读  |  详细内容 »

光刻机巨头阿斯麦:拿到许可,继续对华出口

据外媒9月2日报道,荷兰半导体设备制造商阿斯麦称,尽管荷兰政府颁布的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新规9月正式生效,但该公司已获得在2023年底以前向中国运送受限制芯片制造机器的许可。

发布于:1年以前  |  437次阅读  |  详细内容 »

马斯克与库克首次隔空合作:为苹果提供卫星服务

近日,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显示,苹果卫星服务提供商 Globalstar 近期向马斯克旗下的 SpaceX 支付 6400 万美元(约 4.65 亿元人民币)。用于在 2023-2025 年期间,发射卫星,进一步扩展苹果 iPhone 系列的 SOS 卫星服务。

发布于:1年以前  |  430次阅读  |  详细内容 »

𝕏(推特)调整隐私政策,可拿用户发布的信息训练 AI 模型

据报道,马斯克旗下社交平台𝕏(推特)日前调整了隐私政策,允许 𝕏 使用用户发布的信息来训练其人工智能(AI)模型。新的隐私政策将于 9 月 29 日生效。新政策规定,𝕏可能会使用所收集到的平台信息和公开可用的信息,来帮助训练 𝕏 的机器学习或人工智能模型。

发布于:1年以前  |  428次阅读  |  详细内容 »

荣耀CEO谈华为手机回归:替老同事们高兴,对行业也是好事

9月2日,荣耀CEO赵明在采访中谈及华为手机回归时表示,替老同事们高兴,觉得手机行业,由于华为的回归,让竞争充满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更多的魅力,对行业来说也是件好事。

发布于:1年以前  |  423次阅读  |  详细内容 »

AI操控无人机能力超越人类冠军

《自然》30日发表的一篇论文报道了一个名为Swift的人工智能(AI)系统,该系统驾驶无人机的能力可在真实世界中一对一冠军赛里战胜人类对手。

发布于:1年以前  |  423次阅读  |  详细内容 »

AI生成的蘑菇科普书存在可致命错误

近日,非营利组织纽约真菌学会(NYMS)发出警告,表示亚马逊为代表的电商平台上,充斥着各种AI生成的蘑菇觅食科普书籍,其中存在诸多错误。

发布于:1年以前  |  420次阅读  |  详细内容 »

社交媒体平台𝕏计划收集用户生物识别数据与工作教育经历

社交媒体平台𝕏(原推特)新隐私政策提到:“在您同意的情况下,我们可能出于安全、安保和身份识别目的收集和使用您的生物识别信息。”

发布于:1年以前  |  411次阅读  |  详细内容 »

国产扫地机器人热销欧洲,国产割草机器人抢占欧洲草坪

2023年德国柏林消费电子展上,各大企业都带来了最新的理念和产品,而高端化、本土化的中国产品正在不断吸引欧洲等国际市场的目光。

发布于:1年以前  |  406次阅读  |  详细内容 »

罗永浩吐槽iPhone15和14不会有区别,除了序列号变了

罗永浩日前在直播中吐槽苹果即将推出的 iPhone 新品,具体内容为:“以我对我‘子公司’的了解,我认为 iPhone 15 跟 iPhone 14 不会有什么区别的,除了序(列)号变了,这个‘不要脸’的东西,这个‘臭厨子’。

发布于:1年以前  |  398次阅读  |  详细内容 »
 相关文章
快速配置 Sign In with Apple 5年以前  |  7949次阅读
使用 GPUImage 实现一个简单相机 5年以前  |  6058次阅读
APP适配iOS11 5年以前  |  5821次阅读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