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浅出解析React Router 源码

发表于 3年以前  | 总阅读数:359 次

最近组里有同学做了 React Router 源码相关的分享,我感觉这是个不错的选题, React Router 源码简练好读,是个切入前端路由原理的好角度。在分享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对前端路由也产生了一些思考和见解,所以写就本文,和大家分享我对前端路由的理解。

本文会先用原生 JavaScript 实现一个基本的前端路由,再介绍 React Router 的源码实现,通过比较二者的实现方式,分析 React Router 实现的动机和优点。阅读完本文,读者们应该能了解:

  1. 前端路由的基本原理
  2. React Router 的实现原理
  3. React Router 的启发和借鉴

一. 我们应该如何实现一个前端路由


一开始,我们先跳出 React Router,思考如何用原生 JavaScript 实现一个的前端路由,所谓前端路由,我们无非要实现两个功能:监听记录路由变化,匹配路由变化并渲染内容。以这两点需求作为基本脉络,我们就能大致勾勒出前端路由的形状。

路由示例:

1.Hash 实现

我们都知道,前端路由一般提供两种匹配模式, hash 模式和 history 模式,二者的主要差别在于对 URL 监听部分的不同,hash 模式监听 URL 的 hash 部分,也就是 # 号后面部分的变化,对于 hash 的监听,浏览器提供了 onHashChange 事件帮助我们直接监听 hash 的变化:

<body>
    <a href="#/home">Home</a>
    <a href="#/user">User</a>
    <a href="#/about">About</a>
    <div id="view"></div>
</body>

<script>
    // onHashChange事件回调, 匹配路由的改变并渲染对应内容
    function onHashChange() {
        const view = document.getElementById('view')
        switch (location.hash) {
          case '#/home':
              view.innerHTML = 'Home';
              break;
          case '#/user':
              view.innerHTML = 'User';
              break;
          case '#/about':
              view.innerHTML = 'About';
              break;
        }
    }

    // 绑定hash变化事件,监听路由变化
    window.addEventListener('hashchange', onHashChange);
</script>

hash 模式的实现比较简单,我们通过 hashChange 事件就能直接监听到路由 hash 的变化,并根据匹配到的 hash 的不同来渲染不同的内容。

2.History 实现

相较于 hash 实现的简单直接,history 模式的实现需要我们稍微多写几行代码,我们先修改一下 a 标签的跳转链接,毕竟 history 模式相较于 hash 最直接的区别就是跳转的路由不带 # 号,所以我们尝试直接拿掉#号:

<body>
    <a href="/home">Home</a>
    <a href="/user">User</a>
    <a href="/about">About</a>
    <div id="view"></div>
</body>

点击 a 标签,会看到页面发生跳转,并提示找不到跳转页面,这也是意料之中的行为,因为 a 标签的默认行为就是跳转页面,我们在跳转的路径下没有对应的网页文件,就会提示错误。那么对于这种非 hash 的路由变化,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呢?大体上,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步来实现 history 模式下的路由:

1.拦截a标签 的点击事件,阻止它的默认跳转行为

2.使用 H5 的 history API 更新 URL

3.监听和匹配路由改变以更新页面

在开始写代码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 H5 的几个 history API 的基本用法。其实 window.history 这个全局对象在 HTML4 的时代就已经存在,只不过那时我们只能调用 back()go()等几个方法来操作浏览器的前进后退等基础行为,而 H5 新引入的 pushState()replaceState()popstate事件 ,能够让我们在不刷新页面的前提下,修改 URL,并监听到 URL 的变化,为 history 路由的实现提供了基础能力。

// 几个 H5 history API 的用法

History.pushState(state, title [, url])
// 往历史堆栈的顶部添加一个状态,方法接收三个参数:一个状态对象, 一个标题, 和一个(可选的)URL
// 简单来说,pushState能更新当前 url,并且不引起页面刷新

History.replaceState(stateObj, title[, url]);
// 修改当前历史记录实体,方法入参同上
// 用法和 pushState类似,区别在于 pushState 是往页面栈顶新增一个记录,而 replaceState 则是修改当前记录

window.onpopstate
// 当活动历史记录条目更改时,将触发popstate事件
// 需要注意的是,pushState 和 replaceState 对 url 的修改都不会触发onpopstate,它只会在浏览器某些行为下触发, 比如点击后退、前进按钮、a标签点击等

详细的参数介绍和用法读者们可以进一步查阅 MDN,这里只介绍和路由实现相关的要点以及基本用法。了解了这几个 API 以后,我们就能按照我们上面的三步来实现我们的 history 路由:

<body>
    <a href="/home">Home</a>
    <a href="/user">User</a>
    <a href="/about">About</a>
    <div id="view"></div>
</body>

<script>
    // 重写所有 a 标签事件
    const elements = document.querySelectorAll('a[href]')
    elements.forEach(el => el.addEventListener('click', (e) => {
      e.preventDefault()    // 阻止默认点击事件
      const test = el.getAttribute('href')
      history.pushState(null, null, el.getAttribute('href'))     
      // 修改当前url(前两个参数分别是 state 和 title,这里暂时不需要用到
      onPopState()          
      // 由于pushState不会触发onpopstate事件, 所以我们需要手动触发事件
    }))

    // onpopstate事件回调, 匹配路由的改变并渲染对应内容, 和 hash 模式基本相同
    function onPopState() {
        const view = document.querySelector('#view')
        switch (location.pathname) {
          case '/home':
              view.innerHTML = 'Home';
              break;
          case '/user':
              view.innerHTML = 'User';
              break;
          case '/about':
              view.innerHTML = 'About';
              break;
        }
    }

    // 绑定onpopstate事件, 当页面路由发生更改时(如前进后退),将触发popstate事件
    window.addEventListener('popstate', onPopState);
</script>

Tips:history 模式的代码无法通过直接打开 html 文件的形式在本地运行,在切换路由的时候,将会提示:

Uncaught SecurityError: A history state object with URL 'file://xxx.html' cannot be created in a document with origin 'null'.

这是由于 pushState 的 url 必须与当前的 url 同源,而 file:// 形式打开的页面没有 origin ,导致报错。如果想正常运行体验,可以使用http-server为文件启动一个本地服务。

History 模式的实现代码也比较简单,我们通过重写 a 标签的点击事件,阻止了默认的页面跳转行为,并通过 history API 无刷新地改变 url,最后渲染对应路由的内容。到这里,我们基本上了解了hashhistory 两种前端路由模式的区别和实现原理,总的来说,两者实现的原理虽然不同,但目标基本一致,都是在不刷新页面的前提下,监听匹配路由的变化,并根据路由匹配渲染页面内容。既然我们能够如此简单地实现前端路由,那么 React Router 的优势又体现在哪,它的实现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启发和借鉴呢。

二. React Router 用法回顾

在分析源码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 React Router 的基本用法,从用法中分析一个前端路由库的基本设计和需求。只有先把握作为上游的需求和设计,才能清晰和全面地解析作为下游的源码。

React Router 的组件通常分为三种:

  • 路由器组件: <BrowserRouter><HashRouter>,路由器组件的作为根容器组件, 等路由组件必须被包裹在内才能够使用。
  • 路由匹配组件: <Route><Switch>,路由匹配组件通过匹配 path,渲染对应组件。
  • 导航组件: <Link><NavLink>,导航组件起到类似 a 标签跳转页面的作用。在后续对源码的讲解中,也将分别以这六个组件代码的解析为线索,来一窥 React Router 的整体实现。看回我们的代码,对于我们开头实现的原生路由,如果用 React Router 改写,应该是怎样的写法呢:
import { BrowserRouter, Switch, Route, Link } from "react-router-dom";
// HashRouter 和 BrowserRouter 二者的使用方法几乎没有差别,这里只演示其一

const App = () => {
  return (
    <BrowserRouter>
        <Link to="/">Home</Link>
        <Link to="/about">About</Link>
        <Link to="/user">User</Link>

        <Switch>
            <Route path="/about"><About /></Route>
            <Route path="/user"> <User /></Route>
            <Route path="/"><Home /></Route>
        </Switch>
    </BrowserRouter>
  );
}

const Home = () => (<h2>Home</h2>);
const About = () => (<h2>About</h2>);
const User = () => (<h2>User</h2>);

export default App;

我们使用 React Router 重新实现了一遍开头原生路由的功能,二者既有对应,也有差别。<Link> 对应 a标签,实现跳转路由的功能; <Route>对应 onPopState() 中的渲染逻辑,匹配路由并渲染对应组件;而<BrowserRouter> 对应 addEventListener 对路由变化的监听。

下面我们就进入 React Router 的源码,去一探这些组件的实现。

三. React Router 源码实现

1.目录概览

React Router 的代码主要存在于 packages 文件夹下,在 v4 版本后,React Router 就分为了四个包来发布,本文解析的部分主要位于 react-routerreact-router-dom 文件夹。

├── packages
    ├── react-router    // 核心、公用代码
    ├── react-router-config   // 路由配置
    ├── react-router-dom   // 浏览器环境路由
    └── react-router-native   // React Native 路由

2.BrowserRouter 和 HashRouter

<BrowserRouter><HashRouter> 都是路由容器组件,所有的路由组件都必须被包裹在这两个组件中才能使用:

const App = () => {
  return (
    <BrowserRouter>
        <Route path="/" component={Home}></Route>
    </BrowserRouter>
  );
}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用法,其实我们在看过这两者的实现后就会理解:

// <BrowserRouter> 源码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import { Router } from "react-router";
import { createBrowserHistory as createHistory } from "history";

class BrowserRouter extends React.Component {
  history = createHistory(this.props);

  render() {
    return <Router history={this.history} children={this.props.children} />;
  }
}

export default BrowserRouter;
// <HashRouter> 源码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import { Router } from "react-router";
import { createHashHistory as createHistory } from "history";

class HashRouter extends React.Component {
  history = createHistory(this.props);

  render() {
    return <Router history={this.history} children={this.props.children} />;
  }
}

export default HashRouter;

我们会发现这二者就是一个壳,两者的代码量很少,代码也几乎一致,都是创建了一个 history对象,然后将其和子组件一起透传给了<Router>,二者区别只在于引入的 createHistory() 不同。因此对于这二者的解析,其实是对 <Router>history 库的解析。

history 库

history 源码仓库: https://github.com/ReactTraining/history

先来看 history 库,这里的 history 并非 H5 的 history 对象,而是一个有着 7k+ star 的会话历史管理库,是 React Router 的核心依赖。本小节我们来看 history 库的用法,以及了解为什么 React Router 要选择 history 来管理会话历史。

在看具体用法之前,我们先思考一下我们的"会话历史管理"的需求。所谓会话历史管理,我们很容易想到维护一个页面访问历史栈,跳转页面的时候 push 一个历史,后退 pop 一个历史即可。不过我们通过第一节对 hashhistory 路由的原生实现就能明白,不同路由模式之间,操作会话历史的 API 不同、监听会话历史的方式也不同,而且前端路由并不只有这两种模式,React Router 还提供了 memory 模式 static 模式,分别用于 RN 开发和 SSR。

所以我们希望在中间加一层抽象,来屏蔽几种模式之间操作会话历史的差别,而不是将这些差别和判断带进 React Router 的代码中。

history 使您可以在任何运行 JavaScript 的地方轻松管理会话历史记录。一个 history 对象可以抽象出各种环境中的差异,并提供一个最小的API,使您可以管理历史记录堆栈,导航和在会话之间保持状态。

这是 history 文档的第一句,很好地概括了 history 的作用、优势和使用范围,直接来看 API:

import { createBrowserHistory } from 'history';
// 创建history实例
const history = createBrowserHistory();
// 获取当前 location 对象,类似 window.location
const location = history.location;
// 设置监听事件回调,回调接收两个参数 location 和 action
const unlisten = history.listen((location, action) => {   
  console.log(location.pathname, location.state);
});

// 可以使用 push 、replace、go 等方法来修改会话历史
history.push('/home', { some: 'state' });                 
// 如果要停止监听,调用listen()返回的函数.
unlisten();                                                                    

API 简洁好懂,就不再赘述了。出于篇幅的考虑,本小节只介绍 history库部分用法,其实现原理放到末尾番外篇,好让读者先专注了解 React Router 的实现。

Router 的实现

我们已经知道,<BrowserRouter><HashRouter> 本质上都是 <Router>,只是二者引入的 createHistory() 方法不同。<Router> 的代码在 react-router 这个包里,是一个相对公共的组件,其他包的 <Router> 都引自这里:

// 这个 RouterContext 并不是原生的 React Context, 由于React16和15的Context互不兼容, 所以React Router使用了一个第三方的 context 以同时兼容 React 16 和 15
// 这个 context 基于 mini-create-react-context 实现, 这个库也是React context的Polyfil, 所以可以直接认为二者用法相同
import RouterContext from "./RouterContext";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class Router extends React.Component {
  // 该方法用于生成根路径的 match 对象
  // 第一次看这个 match 对象可能有点懵逼, 其实后面看到 <Route> 实现的时候就能理解 match 对象的用处, 这个对象是提供给<Route>判断当前匹配页面的
  static computeRootMatch(pathname) {
    return { path: "/", url: "/", params: {}, isExact: pathname === "/" };
  }

  constructor(props) {
    super(props);

    // 从传入的 history 实例中取了 location 对象存到了state里, 后面会通过setState更改location来触发重新渲染
    // location 对象包含 hash/pathname/search/state 等属性, 其实就是当前的路由信息
    this.state = {
      location: props.history.location
    };
    // isMounted 和 pendingLocation 这两个私有变量可能让读者有点迷惑, 源码其实也在这进行了一整段注释说明, 解释为什么在 constructor 而不是 componentDidMount 中去监听路由变化
    // 简单来说, 由于子组件会比父组件更早完成挂载, 如果在 componentDidMount 进行监听, 则有可能在监听事件注册之前 history.location 已经发生改变, 因此我们需要在 constructor 中就注册监听事件, 并把改变的 location 记录下来, 等到组件挂载完了以后, 再更新到 state 上去
    // 其实如果去掉这部分的hack, 这里只是简单地设置了路由监听, 并在路由改变的时候更新 state 中的路由信息
    // 判断组件是否已经挂载, componentDidMount阶段会赋值为true
    this._isMounted = false;
    // 储存在构造函数执行阶段发生改变的location
    this._pendingLocation = null;

    // 判断是否处于服务端渲染 (staticContext 是 staticRouter 传入<Router>的属性, 用于服务端渲染)
    if (!props.staticContext) {
      // 使用 history.listen() 添加路由监听事件
      this.unlisten = props.history.listen(location => {
        if (this._isMounted) {
          // 如果组件已经挂载, 直接更新 state 的 location
          this.setState({ location });
        } else {
          // 如果组件未挂载, 就先把 location 存起来, 等到 didmount 阶段再 setState
          this._pendingLocation = location;
        }
      });
    }
  }

  // 对应构造函数里的处理, 将 _isMounted 置为 true, 并使用 setState 更新 location
  componentDidMount() {
    this._isMounted = true;

    if (this._pendingLocation) {
      this.setState({ location: this._pendingLocation });
    }
  }

  // 组件被卸载时, 同步解绑路由的监听
  componentWillUnmount() {
    if (this.unlisten) this.unlisten();
  }

  render() {
    return (
      // Provider将value向下传递给组件树上的组件
      <RouterContext.Provider
        // 透传子组件
        children={this.props.children || null}
        value={{
          // context 传递的值, <Router>下的组件树就能通过 this.context.xxx 这样的方式取得这里的值
          // 透传 history 对象
          history: this.props.history,
          // 当前路由信息
          location: this.state.location,
          // 是否为根路径
          match: Router.computeRootMatch(this.state.location.pathname),
          // 服务端渲染用到的 staticContext
          staticContext: this.props.staticContext
        }}
      />
    );
  }
}

export default Router

代码看起来不少,但如果刨除当中各种判断场景的代码,其实 <Router> 只做了两件事,一是给子组件包了一层context,让路由信息( history 和 location 对象)能传递给其下所有子孙组件;二是绑定了路由监听事件,使每次路由的改变都触发setState

其实看到这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 <Route> 等路由组件要求被包裹在 <BrowerRouter> 等路由器容器组件内才能使用,因为路由信息都由外层的容器组件通过 context 的方式,传递给所有子孙组件,子孙组件在拿到当前路由信息后,才能匹配并渲染出对应内容。此外在路由发生改变的时候,容器组件<Router> 会通过 setState() 的方式,触发子组件重新渲染。

本章小结

在看完了 <Router> 的实现后,我们来和原生实现做一个比较,我们之前提到,前端路由主要的两个点是监听和匹配路由的变化,而<Router> 就是帮我们完成了监听这一步。在原生实现中,我们分别实现了 hash 模式和 history 模式的监听,又是绑定事件,又是劫持 a 标签的点击,而在 React Router 中,这一步由 history 库来完成,代码内调用了history.listen 就完成了对几种模式路由的监听。

此外在原生实现中,我们还忽略了路由嵌套的情况,我们其实只在根节点绑定了监听事件,没有考虑子组件的路由,而在 React Router 中,<Router>通过context的方式,将路由信息传递给其子孙组件,使其下的 <Route> <Switch> 等路由组件都能感知路由变化,并拿到相应路由信息。

Route 的实现

我们前面提到,前端路由的核心在于监听和匹配,上面我们使用 <Router> 实现了监听,那么本小节就来分析 <Route> 是如何做匹配的,同样地我们先回顾 <Route> 的用法:

匹配模式:

// 精确匹配
// 严格匹配
// 大小写敏感
<Route path="/user" exact component={User} />
<Route path="/user" strict component={User} />
<Route path="/user" sensitive component={User} />

路径 path 写法:

// 字符串形式
// 命名参数
// 数组形式
<Route path="/user" component={User} />
<Route path="/user/:userId" component={User} />
<Route path={["/users", "/profile"]} component={User} />

渲染方式:

// 通过子组件渲染
// 通过 props.component 渲染
// 通过 props.render 渲染
<Route path='/home'><Home /></Route>
<Route path='/home' component={Home}></Route>
<Route path='/home' render={() => <p>home</p>}></Route>

// 例子: 这里最终的渲染结果是User, 优先级是子组件 > component > render
<Route path='/home' component={Home} render={() => <p>About</p>}>
  <User />
</Route>

<Route> 所做的事情也很简单,匹配到传入的 path,渲染对应的组件。此外 <Route> 还提供了几种不同的匹配模式、path写法以及渲染方式,<Route> 的源码实现,和这些配置项有着紧密的联系: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import RouterContext from "./RouterContext";
import matchPath from "../utils/matchPath.js";

function isEmptyChildren(children) {
  return React.Children.count(children) === 0;
}

class Route extends React.Component {
  render() {
    return (
      {/* Consumer 接收了 <Router> 传下来的 context, 包含了history对象, location(当前路由信息), match(匹配对象)等信息 */}
      <RouterContext.Consumer>
      {/* 拿到路由信息
        拿到 match 对象(来源优先级:Switch → props.path → context)
        props.computedMatch 是 <Switch> 传下来的, 是已经计算好的match, 优先级最高
        <Route> 组件上的 path 属性, 优先级第二
        计算 match 对象, 下一小节会详解这个 matchPath
        context 上的 match 对象
        把当前的 location 和 match 拼成新的 props,这个 props 会通过 Provider 继续向下传
        <Route>组件提供的三种渲染方式, 优先级 children > component > render
        这里对children为空的情况做了一个兼容, 统一赋为null, 这是因为 Preact 默认使用空数组来表示没有children的情况 (Preact是一个3kb的React替代库, 挺有趣的, 读者们可以看看)
      */}
        {context => {
          const location = this.props.location || context.location;

          const match = this.props.computedMatch
            ? this.props.computedMatch  
            : this.props.path           
            ? matchPath(location.pathname, this.props)  
            : context.match;


          const props = { ...context, location, match };
          let { children, component, render } = this.props;         
          if (Array.isArray(children) && isEmptyChildren(children)) { 
            children = null;
          }

          // 把拼好的新的props通过context继续往下传
          // 第一层判断: 如果有 match 对象, 就渲染子组件 children 或 Component
          // 第二层判断: 如果有子组件 children, 就渲染 children, 没有就渲染 component
          // 第三层判断: 如果子组件 children 是函数, 那就先执行函数, 并将路由信息 props 作为回调参数
          return (
            <RouterContext.Provider value={props}>            
              {props.match                                    
                ? children                                    
                  ? typeof children === "function"            
                    ? children(props)
                    : children
                  : component                                 
                  ? React.createElement(component, props)
                  : render
                  ? render(props)
                  : null
                : typeof children === "function"
                ? children(props)
                : null}
            </RouterContext.Provider>
          );
        }}
      </RouterContext.Consumer>
    );
  }
}

export default Route;

Route的实现相对简单,代码分为两部分:获取 match 对象和渲染组件。我们在代码中会看到多次 match 对象,这个 match 对象其实是由根组件的 computedMatch()matchPath() 生成,包含了当前匹配信息。对于这个 match 对象的生成过程,我们放到下一小节,这里我们只需要知道,如果当前 Route 匹配了路由,那么会生成对应 match 对象,如果没有匹配,match 对象为 null

// match 对象实例
{
  isExact: true,
  params: {},
  path: "/",
  url: "/"
}

第二部分是 <Route> 组件的渲染逻辑,这部分代码还是得从 <Route> 的行为去理解,Route 提供了三种渲染方式:子组件、props.componentprops.render,三者之间又存在优先级,因此就形成了我们看到了多层三元表达式渲染的结构。

这部分渲染逻辑不用细看,参照下边的树状图理解即可,代码用了四层三元表达式的嵌套,来实现 子组件> component属性传入的组件 > children是函数 这样的优先级渲染。

红色节点是最终渲染结果:

matchPath

如果让我们去实现路由匹配,我们会怎么去做呢?全等比较?正则判断?反正看起来应该是很简单的一个实现,但如果我们打开matchPath()的代码,却会发现它用了60行代码、引了一个第三方库来做这件事情:

import pathToRegexp from "path-to-regexp";

// 这里建议先直接看 matchPath() 的代码, 调用到的时候再看 compilePath
const cache = {};
const cacheLimit = 10000;
let cacheCount = 0;

// compilePath 的作用是根据路由路径path 和匹配参数options等参数拼出正则regexp,和路径参数keys 是路径参数
function compilePath(path, options) {
  const cacheKey = `${options.end}${options.strict}${options.sensitive}`;
  const pathCache = cache[cacheKey] || (cache[cacheKey] = {});

  if (pathCache[path]) return pathCache[path];

  const keys = [];                                  
  // keys是个空数组, pathToRegexp会将在path中解析到的参数追加到keys里
  const regexp = pathToRegexp(path, keys, options); 
  // 由pathToRegexp拼出正则, pathToRegexp是个将字符串路径转换为正则表达式的工具, 用法比较简单, 读者可以自己查查用法
  const result = { regexp, keys };                  
  // 返回结果: 正则regexp, 路径里解析到的参数keys

  console.log('cacheCount', cacheCount);
  console.log('cacheLimit', cacheLimit);
  console.log('pathCache', pathCache);;
  if (cacheCount < cacheLimit) {
    pathCache[path] = result;
    cacheCount++;
  }

  return result;
}

function matchPath(pathname, options = {}) {
  if (typeof options === "string" || Array.isArray(options)) {      
  // 正常情况下, options 是 <Route> 的 props, 是个对象; 这里判断, 是为了兼容 `react-router-redux`库中某个调用传入的 options 只有 path
    options = { path: options };
  }

  const { path, exact = false, strict = false, sensitive = false } = options;   
  // 取出路由路径 path 和匹配参数 exact 等, 并赋初值

  const paths = [].concat(path);                    
  // 统一 path 类型 (path可能是数组形式['/', '/user']或字符串形式"/user")

  return paths.reduce((matched, path) => {          
  // 这里用 reduce, 其实是为了在遍历路径集合 paths 的同时, 只输出一个结果, 如果用 map之类的 api 做循环, 会得到一个数组
    if (!path && path !== "") return null;          
    // 没有 path, 返回 null
    if (matched) return matched;                    
    // 已经匹配到了, 就返回上次匹配结果

    const { regexp, keys } = compilePath(path, {    
    // 根据路由路径 path 和匹配参数 exact 等参数拼出正则 regexp, keys 是路径参数(比如/user:id的id)
      end: exact,
      strict,
      sensitive
    });
    const match = regexp.exec(pathname);            
    // 调用正则原型方法exec, 返回一个结果数组或null

    if (!match) return null;                        
    // 没匹配到, 返回 null

    const [url, ...values] = match;                 
    // 从结果数组里
    const isExact = pathname === url;               
    // 是否准确匹配

    if (exact && !isExact) return null;             
    // 要求准确匹配却没有全等匹配到, 返回 null

    //  这里给几个例子, 帮助大家直观理解这个调用过程
    //  传入的path:    /user
    //  regexp:       /^\/user\/?(?=\/|$)/i
    //  url:          /user
    //  返回结果:       {"path":"/user","url":"/user","isExact":true,"params":{}}

    //  例子2
    //  传入的path:    /user/:id
    //  regexp:       /^\/user\/(?:([^\/]+?))\/?(?=\/|$)/i
    //  url:          /user/1
    //  返回结果:       {"path":"/user/:id","url":"/user/1","isExact":true,"params":{"id":"1"}}

    return {
      path,                                           
      // 用于匹配的 path
      url: path === "/" && url === "" ? "/" : url,    
      // url 匹配的部分
      isExact,                                        
      // 是否准确匹配
      params: keys.reduce((memo, key, index) => {     
      // 把 path-to-regexp 直接返回的路由参数 keys 做一次格式转换
        memo[key.name] = values[index];
        return memo;
      }, {})
    };
  }, null);
}

export default matchPath;

小结

本小节我们通过对 <Route>mathPath 源码的解析,讲解 React Router 实现匹配和渲染的过程,匹配路由这部分的工作由 mathPath 通过 path-to-regexp进行,<Route> 其实相当于一个高阶组件,以不同的优先级和匹配模式渲染匹配到的子组件。

尾声

到这里,我们基本完成了对 React Router 的主要组件源码解析,最后回顾一下整体的实现:

  • 对于监听功能的实现,React Router 引入了 history 库,以屏蔽了不同模式路由在监听实现上的差异, 并将路由信息以 context 的形式,传递给被 包裹的组件, 使所有被包裹在其中的路由组件都能感知到路由的变化, 并接收到路由信息

  • 匹配的部分, React Router 引入了 path-to-regexp 来拼接路径正则以实现不同模式的匹配,路由组件 作为一个高阶组件包裹业务组件, 通过比较当前路由信息和传入的 path,以不同的优先级来渲染对应组件

整体而言,React Router 的源码相对简单清晰,源码中所体现的前端路由的设计实现,也相信会对读者们有所启发借鉴。虽然本文对 React Router 源码的解析就到此为止, 但有关前端路由以及 React Router 的探索不会停止,怎样从源码到落地,怎样为项目做路由选型,怎样设计一个合理的前端路由系统... 对于前端路由, 我们需要挖掘的东西还有很多, 源码解析只是在这条道路路上迈出了一小步。在当下这波前端技术的滔滔浪潮中,前端路由,也还会在前端er的不断迭代中, 继续摸索和前进, 在更广阔的场景上, 去发挥它的价值。

由于时间紧张, 本文成文比较匆忙,潦草之处,敬请谅解,以下有些坑还没来得及填, 算是留给读者们的思考题了~

  • 集中式静态配置路由和分布式动态组件路由之争
  • <Switch><Link> 组件源码解析
  • React Router hooks 源码解析
  • history 库源码解析

本文由哈喽比特于3年以前收录,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文章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UJtLusLgXgZ9YxWhAz-JKQ

 相关推荐

刘强东夫妇:“移民美国”传言被驳斥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和其妻子章泽天最近成为了互联网舆论关注的焦点。有关他们“移民美国”和在美国购买豪宅的传言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然而,京东官方通过微博发言人发布的消息澄清了这些传言,称这些言论纯属虚假信息和蓄意捏造。

发布于:1年以前  |  808次阅读  |  详细内容 »

博主曝三大运营商,将集体采购百万台华为Mate60系列

日前,据博主“@超能数码君老周”爆料,国内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预计将集体采购百万台规模的华为Mate60系列手机。

发布于:1年以前  |  770次阅读  |  详细内容 »

ASML CEO警告:出口管制不是可行做法,不要“逼迫中国大陆创新”

据报道,荷兰半导体设备公司ASML正看到美国对华遏制政策的负面影响。阿斯麦(ASML)CEO彼得·温宁克在一档电视节目中分享了他对中国大陆问题以及该公司面临的出口管制和保护主义的看法。彼得曾在多个场合表达了他对出口管制以及中荷经济关系的担忧。

发布于:1年以前  |  756次阅读  |  详细内容 »

抖音中长视频App青桃更名抖音精选,字节再发力对抗B站

今年早些时候,抖音悄然上线了一款名为“青桃”的 App,Slogan 为“看见你的热爱”,根据应用介绍可知,“青桃”是一个属于年轻人的兴趣知识视频平台,由抖音官方出品的中长视频关联版本,整体风格有些类似B站。

发布于:1年以前  |  648次阅读  |  详细内容 »

威马CDO:中国每百户家庭仅17户有车

日前,威马汽车首席数据官梅松林转发了一份“世界各国地区拥车率排行榜”,同时,他发文表示:中国汽车普及率低于非洲国家尼日利亚,每百户家庭仅17户有车。意大利世界排名第一,每十户中九户有车。

发布于:1年以前  |  589次阅读  |  详细内容 »

研究发现维生素 C 等抗氧化剂会刺激癌症生长和转移

近日,一项新的研究发现,维生素 C 和 E 等抗氧化剂会激活一种机制,刺激癌症肿瘤中新血管的生长,帮助它们生长和扩散。

发布于:1年以前  |  449次阅读  |  详细内容 »

苹果据称正引入3D打印技术,用以生产智能手表的钢质底盘

据媒体援引消息人士报道,苹果公司正在测试使用3D打印技术来生产其智能手表的钢质底盘。消息传出后,3D系统一度大涨超10%,不过截至周三收盘,该股涨幅回落至2%以内。

发布于:1年以前  |  446次阅读  |  详细内容 »

千万级抖音网红秀才账号被封禁

9月2日,坐拥千万粉丝的网红主播“秀才”账号被封禁,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引发热议。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秀才”账号违反平台相关规定,已封禁。据知情人士透露,秀才近期被举报存在违法行为,这可能是他被封禁的部分原因。据悉,“秀才”年龄39岁,是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人,抖音网红,粉丝数量超1200万。他曾被称为“中老年...

发布于:1年以前  |  445次阅读  |  详细内容 »

亚马逊股东起诉公司和贝索斯,称其在购买卫星发射服务时忽视了 SpaceX

9月3日消息,亚马逊的一些股东,包括持有该公司股票的一家养老基金,日前对亚马逊、其创始人贝索斯和其董事会提起诉讼,指控他们在为 Project Kuiper 卫星星座项目购买发射服务时“违反了信义义务”。

发布于:1年以前  |  444次阅读  |  详细内容 »

苹果上线AppsbyApple网站,以推广自家应用程序

据消息,为推广自家应用,苹果现推出了一个名为“Apps by Apple”的网站,展示了苹果为旗下产品(如 iPhone、iPad、Apple Watch、Mac 和 Apple TV)开发的各种应用程序。

发布于:1年以前  |  442次阅读  |  详细内容 »

特斯拉美国降价引发投资者不满:“这是短期麻醉剂”

特斯拉本周在美国大幅下调Model S和X售价,引发了该公司一些最坚定支持者的不满。知名特斯拉多头、未来基金(Future Fund)管理合伙人加里·布莱克发帖称,降价是一种“短期麻醉剂”,会让潜在客户等待进一步降价。

发布于:1年以前  |  441次阅读  |  详细内容 »

光刻机巨头阿斯麦:拿到许可,继续对华出口

据外媒9月2日报道,荷兰半导体设备制造商阿斯麦称,尽管荷兰政府颁布的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新规9月正式生效,但该公司已获得在2023年底以前向中国运送受限制芯片制造机器的许可。

发布于:1年以前  |  437次阅读  |  详细内容 »

马斯克与库克首次隔空合作:为苹果提供卫星服务

近日,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显示,苹果卫星服务提供商 Globalstar 近期向马斯克旗下的 SpaceX 支付 6400 万美元(约 4.65 亿元人民币)。用于在 2023-2025 年期间,发射卫星,进一步扩展苹果 iPhone 系列的 SOS 卫星服务。

发布于:1年以前  |  430次阅读  |  详细内容 »

𝕏(推特)调整隐私政策,可拿用户发布的信息训练 AI 模型

据报道,马斯克旗下社交平台𝕏(推特)日前调整了隐私政策,允许 𝕏 使用用户发布的信息来训练其人工智能(AI)模型。新的隐私政策将于 9 月 29 日生效。新政策规定,𝕏可能会使用所收集到的平台信息和公开可用的信息,来帮助训练 𝕏 的机器学习或人工智能模型。

发布于:1年以前  |  428次阅读  |  详细内容 »

荣耀CEO谈华为手机回归:替老同事们高兴,对行业也是好事

9月2日,荣耀CEO赵明在采访中谈及华为手机回归时表示,替老同事们高兴,觉得手机行业,由于华为的回归,让竞争充满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更多的魅力,对行业来说也是件好事。

发布于:1年以前  |  423次阅读  |  详细内容 »

AI操控无人机能力超越人类冠军

《自然》30日发表的一篇论文报道了一个名为Swift的人工智能(AI)系统,该系统驾驶无人机的能力可在真实世界中一对一冠军赛里战胜人类对手。

发布于:1年以前  |  423次阅读  |  详细内容 »

AI生成的蘑菇科普书存在可致命错误

近日,非营利组织纽约真菌学会(NYMS)发出警告,表示亚马逊为代表的电商平台上,充斥着各种AI生成的蘑菇觅食科普书籍,其中存在诸多错误。

发布于:1年以前  |  420次阅读  |  详细内容 »

社交媒体平台𝕏计划收集用户生物识别数据与工作教育经历

社交媒体平台𝕏(原推特)新隐私政策提到:“在您同意的情况下,我们可能出于安全、安保和身份识别目的收集和使用您的生物识别信息。”

发布于:1年以前  |  411次阅读  |  详细内容 »

国产扫地机器人热销欧洲,国产割草机器人抢占欧洲草坪

2023年德国柏林消费电子展上,各大企业都带来了最新的理念和产品,而高端化、本土化的中国产品正在不断吸引欧洲等国际市场的目光。

发布于:1年以前  |  406次阅读  |  详细内容 »

罗永浩吐槽iPhone15和14不会有区别,除了序列号变了

罗永浩日前在直播中吐槽苹果即将推出的 iPhone 新品,具体内容为:“以我对我‘子公司’的了解,我认为 iPhone 15 跟 iPhone 14 不会有什么区别的,除了序(列)号变了,这个‘不要脸’的东西,这个‘臭厨子’。

发布于:1年以前  |  398次阅读  |  详细内容 »
 相关文章
Android插件化方案 5年以前  |  237293次阅读
vscode超好用的代码书签插件Bookmarks 2年以前  |  8132次阅读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