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中国互动出版网(http://www.china-pub.com/)
RFC文档中文翻译计划(http://www.china-pub.com/compters/emook/aboutemook.htm)
E-mail:ouyang@china-pub.com
译者:lonemonkey(lonemonkey lonemonkey12@263.net)
译文发布时间:2001-7-26
版权:本中文翻译文档版权归中国互动出版网所有。可以用于非商业用途自由转载,但必须
保留本文档的翻译及版权信息。
Network Working Group D. Fowler, Editor
Request for Comments: 2495 Newbridge Networks
Obsoletes: 1406 January 1999
Category: Standards Track
有关 DS1,E1,DS2,E2接口类型的管理部件的定义
(Definitions of Managed Objects
for the DS1, E1, DS2 and E2 Interface Types)
备忘录
这个文档为整个因特网指定了一个标准轨迹协议,并为其改进展提供了一些讨论和建
议.请参阅当前标准版本-"因特网官员协议标准"(STD 1).此备忘录的传播是完全不受限制
的.
版权公告
Copyright (C) The Internet Society (1999). All Rights Reserved.
摘要
这个备忘录为在因特网中使用网络管理协议定义了一部分管理信息的基础(MIb),详细
一点的说,它描述了在管理DS1,E1,DS2和E2界面中使用的对象.这个文件与
(RFC 2494 [30],DS3/E3(RFC 2496 [28])是姊妹文件.介绍了SONET/SDH界面改进中的工作.
此备忘录定义的MIB模型符合SNMPv2 SMI与SNMPv1定义的双重标准.
目录
1.SNMP 管理框架 2
1.1. 区别于RFC1406的变化 3
2.总述: 4
2.1. DS1层中"if"平台的使用 4
2.2. 使用说明 5
2.2.1. 适用于鲁由器和DSU的if堆栈表格的使用 5
2.2.2. DS2/E2基础上DS1/E1中"if"堆栈平台的使用 7
2.2.3. DS3, DS1, DS0中通讯波道选择的使用 8
2.2.4. DS3, DS2, DS1中通讯波道选择的使用 8
2.2.5. 回送的使用 9
2.3. 此MIB模块的目的 10
2.4. DS1 术语 10
2.4.1. 错误举例 10
2.4.2. 错误演示 11
2.4.3. 演示参量 11
2.4.4. 错误状况 14
2.4.5. 其他条款 16
3. 对象定义 17
4. 附录 A - dsx1If索引和dsx1线型索引的使用 60
5. 附录B - 对不可得间隔的延迟接近 62
6. 知识产权 64
7. 感谢 64
8. 参考书目 64
9. 安全事项 67
10. 作者地址 68
11. 完全版权陈述 68
1.SNMP 管理框架
SNMP 管理框架目前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
o 一个全面的体系结构,描述于RFC 2271 [1].
o 为管理的目的而描述,命名事物和事件的结构.SMIde 的第一译本名为SMIv1描述于
STD 16, RFC 1155 [2], STD 16, RFC 1212 [3] and RFC 1215 [4]. 第二译本-
SMIv2,描述于1902 [5], RFC1903 [6] and RFC 1904 [7].
o 传递管理信息的消息协议 SNMP消息协议的第一译本为SNMPv1描述于STD 15,
RFC 1157 [8]. 第二译本,SNMPv2c,并不是一个因特网标准的堆栈协议.描述于
RFC 1901 [9] 和 RFC 1906 [10].第三译本为:SNMPv3表述于RFC 1906 [10],
RFC 2272 [11] 和 RFC 2274 [12].
o 访问管理信息的协议操作.第一套协议操作和联合PDU格式表述于STD 15,
RFC 1157 [8]. 第二套表述于 RFC 1905[13].
o 一套基本应用软件,表述于 RFC 2273 [14];可视化的存取管理机制描述于
RFC 2275[15].被管理的对象的访问通过一个虚拟的存储空间,受限于信息
管理基础或 MIB. 定义于SMI中的机制详细说明了MIB中的对象.此备忘录
定义的MIB模型适用于SMIv2.一个适用于SMIv1的MIB可以通过适当的翻译
转化得到.编译MIB得到的结果在语义上必须是相等同的,除了因为没有合适
翻译( 使用64位计算器),对象事件被忽略的情况.在SMIv2中的一些易读的机
器语言在SMIv1下编译过程中将会修改为文本表述.但是,这种机器信息易读
性的损失不会改变MIB的语义.
1.1. 区别于RFC1406的变化
区别于RFC1406 的变化如下表述:
(1) 部分表格不再被支持.
(2) 文件使用SMIv2.
(3) 支持if表格和ifx表格的使用.
(4) 包括了if堆栈表格的规范使用.
(5) 不支持dsx1If索引.
(6) 增加了对DS2和E2的支持.
(7) 增加了适用于DS2, E2的额外的线型和无限制的E1.
(8) 为其他设备提供代理的情况下的有效间隔的定义被阐明了.详细一点的说,
对损失时间的处理被阐明了.
(9) 增加了一个内部的回送.
(10) 为近末端增加了附加的一行单位空间在以下情况下:信号不可得状态,输
运设备超出服务范围,DS2有效载荷AIS,DS2性能达到极限.
(11) 增加了一条通向对象的读写线.
(12) 增加了其他形式的信号模型.
(13) 增加了一个线型的前次变更,中断,和启动.
(14) e1(19)中的if类型已经被废弃了,所以MIB不将其列为一种不支持的if类型.
(15) 使用了适用于统计学对象中的文本协定.
(16) 为了反映DS1界面上回送的确定性以及请求的资源,创造了一个新的事物,
dsx1回送型,当dsx1回送类型反映世纪的状态的时候,其配置仍然处于最先
的回送状态.
(17) 增加了一个双重的回送使同时设置一个内向回送和一个线回送成为可能.
(18) 定义了一个名词,用于表征那些使用在双亲对象中的子对象.
(19) 增加了一个对象用于表征DS1/E1是否空闲.
(20) DS2中增加了B6ZS的线性译码.
2.总述:
通用媒体用于识别一个界面是否DS1/E1/DS2/E2界面时,使用这些对象.近来,它们应用于
因特网标准MIB(ds1 (18))中if类型的评估.此处包含的定义基于AT&T T-1超桢(
a.k.a., D4)和 广义的超桢(ESF),版本[17, 18], 后者符合ANSI标准[19].CCITT 介绍
[20, 21],作为E1在本备忘录余下的部分中被参考各种各样的DS1和E1线规程非常相似
以至于区分各种MIB变得不可靠.尽管存在一些不同之处.例如:对结构损失的定义在ESF
规范下要比在D4规范下更为严格.但是,在两种规范下它都被定义了.因此,e1(19)和
g703at2mb(67)界面类型都被废弃了.
当区分存在E1以及不存在CRC两种情况成为必要时,E1-CRC定义了 "with CRC"
类型(G.704 Table 4b); E1-noCRC定义了"without CRC"类型(G.704 Table 4a).
2.1. DS1层中"if"平台的使用
只需要支持if通常的组.
if平台对象 DS1层中的使用
======================================================================
if索引 界面索引.
if说明 参阅界面MIB [16]
if类型 ds1(18)
if速率 线速度
DS1 - 1544000
E1 - 2048000
DS2 - 6312000
E2 - 8448000
if物理地址 周期标识符的价值.如果没有定义
周期标识符,此项为一八进制
的"零"表示零长度.
if管理状况 参阅界面 MIB [16]
if开放状态 参阅界面 MIB [16]
if最新修改 参阅界面 MIB [16]
if名称 参阅界面 MIB [16].
if前后连接合法中断 处于激活状态(1).
if最高速度 以百万比特每秒为单位(2, 6, or 8)
if连接和道出 设定为普通程度的可信度除了某些状况例如
DS1/E1超越AAL1/ATM以至于错误(2)的出现
是合理的.
2.2. 使用说明
2.2.1. 适用于鲁由器和DSU的if堆栈表格的使用
dsx1if索引不再被支持.这个对象先前允许一个非常特殊的代理存在为鲁由器
和CSU.这部分现在表述,怎样使用if堆栈表格来表达这种关系.
讨论dsx1if索引和dex1线索引的章节保存于附录 A以便查阅.在成对的界面之
间提供代理联结的情况下使用if堆栈表格.例如,此T1被联结到彼T1.这种用法与显示
一种界面不同低层间联结的if堆栈表格的用法是一致的.在两种情况下,PDU在界面对
之间传递--在T1全部的帧被交换的情况下;在PPP和全部 HDLC的帧被交换的情况下.
这种用法并不意味着鼓励使用if堆栈表格去表示总体上有关联的时间多路分割(TDM).
外部和内部的界面假定:SNMP代理存在于一外部主机,其相对于支持DS1界面(例
如一个路由器)的设备.此代理同时表征主机以及DS1设备.
例:
一整架CSU被联结到一个路由器.一个SNMP代理存在于一个为其自身以及CSU提
供代理的路由器上.此路由器同时包含一个以太网界面:
+-----+
| | |
| | | +---------------------+
|E | | 1.544 MBPS | Line#A | DS1 Link
|t | R |---------------+ - - - - - - - - - +------>
|h | | | |
|e | O | 1.544 MBPS | Line#B | DS1 Link
|r | |---------------+ - - - - - - - - - - +------>
|n | U | | CSU Shelf |
|e | | 1.544 MBPS | Line#C | DS1 Link
|t | T |---------------+ - - - -- -- - - - - +------>
| | | | |
|-----| E | 1.544 MBPS | Line#D | DS1 Link
| | |---------------+ - - - - -- - - - - +------>
| | R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索引价值的分配可例举为:
if索引 描述
1 以太网
2 Line#A 路由器
3 Line#B 路由器
4 Line#C 路由器
5 Line#D 路由器
6 Line#A CSU 路由器
7 Line#B CSU 路由器
8 Line#C CSU 路由器
9 Line#D CSU 路由器
10 Line#A CSU 网络
11 Line#B CSU 网络
12 Line#C CSU 网络
13 Line#D CSU 网络
然后,if堆栈表格被用于显示不同DS1界面之间的关系.
if堆栈表格 项目
高层 低层
2 6
3 7
4 8
5 9
6 10
7 11
8 12
9 13
如果CSU结构通过一个局部的SNMP代理管理其自身,情况时一样的,除非以太网和四个
路由器界面被删除.各界面可用1到8的数字来标记.
if索引 表述
1 Line#A CSU 路由器
2 Line#B CSU 路由器
3 Line#C CSU 路由器
4 Line#D CSU 路由器
5 Line#A CSU 网络
6 Line#B CSU 网络
7 Line#C CSU 网络
8 Line#D CSU 网络
if堆栈表格项目
高层 低层
1 5
2 6
3 7
4 8
2.2.2. DS2/E2基础上DS1/E1中"if"堆栈平台的使用
可举例子说明DS1/E2界面怎样堆叠在DS2/E2界面上.描述DS2界面是不必要和没
有意义的.如果此描述是要求的,则将使用以下的堆叠.所有的if类型都是ds1的.DS2被
检测的if速度或者dsx1线型类型决定.
if索引 描述
1 DS1 #1
2 DS1 #2
3 DS1 #3
4 DS1 #4
5 DS2
if堆栈表格对象
高层 低层
1 5
2 5
3 5
4 5
2.2.3. DS3, DS1, DS0中通讯波道选择的使用
这里举出一个例子来解释DS3, DS1中多路化选择对象,以及DS0的各种MIB,来协助正
确使用对象目的的实现.E3 和 E1 待遇将是相似的,同时,由E1选择的不同,DS0的属于也是
不同的.
假定一个DS3(具有if索引 1) 与一些DS1(无DS2)相联系.对象dsx3的多路化选择设
定为可行的Ds1.在if表格中将会有28个DS1.假定为DS1准备的if表格中的对象按信道的
顺序创立并且if索引数目在2到29之间.DS1的MIB情况下,在dsx1映射信道表格中将出现
一个对象.这些对象将如下所示:
dsx1映射信道表格之对象:
if索引 dsx1Ds1信道号 dsx1映射信道If索引
1 1 2
1 2 3
......
1 28 29
并且,各DS1与各DS0联系在一起.对每个DS1对象dsx1渠道设定为可行的DS0,
当进行此设,24个DS0将由代理产生.对每个DS1在if表格中也存在24个DS0.如果dsx1信
道份配设定为不可兴,24个DS0将会被破坏掉.
假定if表格中的对象按信道顺序创立并且if索引中各DS0数值在第一个DS1中为
30到53.在DS0MIB,对每一个DS0将设立一个对象在dsx0映射通道表格.各对象如下:
dsx0映射通道表格对象:
if索引 dsx0Ds0信道号 dsx0映射通道If
2 1 30
2 2 31
......
2 24 53
2.2.4. DS3, DS2, DS1中通讯波道选择的使用
这里举出一个例子来解释DS3, DS1中多路化选择对象,以及它们的MIB,来协助正确
使用对象目的的实现.假定一个DS3(具有if索引1)被联结到各DS2上.对象dsx3的多路化选
择设定为可行的Ds2.在if表格中将会有7个DS2(DS1的if类型).假定为DS2准备的if表
格中的对象按信道的顺序创立并且if索引数目在2到8之间.对每个DS2,DS1的MIB情况下,
在dsx1映射信道表格中将出现一个对象.这些对象将如下所示:
dsx1映射信道对象
if索引 dsx1Ds1信道号码 dsx1映射信道If索引
1 1 2
1 2 3
......
1 7 8
并且,各DS2与各DS1联系在一起.对每个DS2对象dsx1渠道设定为可行的DS1,对每
个DS2在if表格中也存在4个DS1.假定if表格中的对象按照信道顺序产生,并且if索引中
表示DS1的数值,在最先的DS2中为9到12,且13到16表示第二个DS2,等等.对于DS1 MIB
在dsx1映射信道表格中有一数据与每一个DS1相对应.
数据如下所示:
dsx1映射信道数据
if索引 dsx1Ds1信道号 dsx1映射信道If索引
2 1 9
2 2 10
2 3 11
2 4 12
3 1 13
3 2 14
...
8 4 36
2.2.5. 回送的使用
这部分讨论与回送有关的事物的行为.dex1回送配置表达了在这个界面上,对回送的
迫切需要.管理人员可借助于它实现:
线形回送
有效负荷回送(ESF选择)
内向回送
双向回送(线形 + 内向)
无悔送
此远末端可以使用回送通过FDL信道(ESF)或同带信号传输(D4),回送可按一下形势调用:
有效负荷回送(ESF选择)无回送为在一个DS1界面上规范回送的当然的状态,应有一由dsx1
回送状态定义的回送与一界面相适合.这些以位图形势表示的物体将部分依赖于那些反映界
面上当前激活的回送以及者协回送的来源.
以下的约束/条例适用于回送:
远末端不能揭开由管理员设立的回送.
管理员可以解译由远末端设立的回送.
一个线型回送和一个内向回送可以同时设立.只有这两种回送可以同时存在,并且两
者中的任一方都不能由管理员或者远末端设立.对于现存的由管理员设立的回送来说,由远末
端请求的线形回送是多余的.这种情况下,当一个发自远末端的无回送被接受时,内向回送位
置保持不变.
2.3. 此MIB模块的目的
为了DS1信号,不可计数的事物可以被包括进入一MIB.: 多路复用器,CSU,DSU以及相
似性的管理.这个文件的目的在于推动使用DS1,E1,DS2或E3界面的所有驱动普通管理.同样
的,一个方案已经被事先考虑,为了更进一步的联系MIB和,那套对象,可读于当前展开的输入
类型.
J2 界面并不被此MIB支持.
2.4. DS1 术语
文件中使用术语用于在DS1界面上去描述错误类型.一个由驱动程序指引的DS1界面基于
较新的,但不是那些成为ANSI T1.231标准的最终草案,如果此备忘录中的定义和ANSI T1.231
中的不相符,则应当以本文当定义的为准.
2.4.1. 错误举例
双向违例(BPV)的错误情况
有关一个AMI代码信号BPV错误事件产生的原因在于出现了一个与前次相同的脉冲
(参阅 T1.231中6.1.1.1.1部分),有关B8ZSA或者HDB3代码的BPV错误产生的原因在于先
后出现二相同的脉冲.而后者又非零替代码的一部分.
额外的零(EXZ)错误情况
AMI信号的EXZ错位一般出在超过了15格连续的零.(参阅 T1.231中 6.1.1.1.2
部分)对B8ZS编码信号,当探测到超过连续7个零时出现这个错误.
线编码违规(LCV)错误情况
LCV错误一般由BPV错误或者EXZ错误引起.(也称作CV-L;参阅T1.231 6.5.1.1
部分)
通道编码违例(PCV)错误情况
PCV错误在D4和E1-noCRC格式中是一种同步框架位错误,在ESF和E1-CRC框架中
是CRC或者框架信号位错.(也称为CV-P;参阅T1.231中6.5.2.1部分)
受控滑动(CS)错误情况
受限滑动错误等同于DS1框架中的有效载荷的替代品(参阅T1.231中6.1.1.2.3部分)
当同步接受端和所接受的信号之间出现差异时,将产生受限滑动.一个受限滑动不会
产生OOF错误.
2.4.2. 错误演示
框架外(OOF)错误
当框架错误事件的密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将产OOF错误(参阅T1.231中6.1.2.2.1部分)
对DS1链接,当接受器探测到对ESF信号三秒钟内,或D4信号0.75秒内,有两个或多个
框架错误发生,或者在连续帧中有不少于40%错误发生,将会出现OOF错误.
对E1链接,当所接受的三个连续的帧中存在错误时将产生OOF错误.(参阅G.706中
4.1 [26]部分).
对DS2链接,当出现连续7或更多的帧错误,产生OOF错误.当接受到连续3个或更
多的正确帧,LOF将被更正.
当一个OOF错误产生,帧的发出端将搜寻一个正确的帧模式.当信号符合规范时
OOF错误被更正.
当少于两个帧错误,对ESF信号3秒钟内,对D4信号0.75秒内,我们认为是正确帧.
对E1链接,正确帧产生条件:a)在帧N中,帧的队列信号是正确的.b)第N+1帧无对
列信号(例如,TS0中第二位是1)c)第N+2帧的队列号给出且正确(参阅G.704中
4.1部分)
警告指示信号(AIS)错误
对D4和ESF链接,在T(3ms--75ms)时间内观察不成帧信号密度不低于99.9%,且在DS1
线型界面中,可探测到"全员"的情形.在T或低于T的时间间隔内,若没有达到信号密
度或为成帧信号标准的情况下探测信号,AIS错误可被解决(参阅G.775,5.4部分)
对E1链接,'全员'情况可在线型界面被检测到,是一串512比特长的字符串,其中至多
含有3个零比特.(参阅O.162 [23]中3.3.2部分).
对DS2链接,为显示在因特网上6.312kbps帧损失的情况,DS2 AIS被定义为一个
以6,312kbps传输的比特队列,其中所有二进制比特单元被设定为1.
DS2 AIS的探测和更正将严格按照ITU-T草案标准(G.775 [31]中5.5部分):
- 当所接收的信号至多有两个"0"在一个3156比特(0.5ms)的序列中,可察觉DS2
- 当所接收的信号至少有三个"0"在一个3156比特(0.5ms)的序列中,DS2
AIS错误可被清除.
2.4.3. 演示参量
所有演示参量可聚集在一个15分钟的间隔内,一个代理装置可以保存96个这样的
间隔(24小时),如果代理装置在24小时内重起,我们只能获得少于96个的间隔.并且,
每个演示参量将会24小时周期循环的产生.当界面被关闭后演示参量仍会继续被搜集.
对代理装置来说,没有要求使其保证确定一个15分钟的间隔的开始状态和任意时钟之间
的联系.但是,一些代理装置可以以1/4小时为单位排列这些间隔.
演示参量具有平均通用计数,平均间隔计数,平均总和计数的类型,这些文本形式的协议
都是32位标准的,且因为它们的可减少性而被应用.当在经过一个15分钟间隔的边界时
产生不可得的间隔情况下,演示参量是可减少的.参阅本部分稍候介绍的不可得间隔的
讨论.
线型错误间隔(LES)
在一个LES中,可发现更多的违反线型代码的错误A.(也称为ES-L;参阅T1.231
中6.5.1.2部分)
受控倒滑间隔(CSS)
受控倒滑间隔是一种二次间隔,其包含了一个或者更多的受控倒滑.(参阅T1.231
中6.5.2.8部分).在不可得间隔中它不会增加的.
错误间隔(ES)
对ESF和E1-CRC链接,错误间隔是一种具有一个或多个路由编码违例;或一个,多个
OOF错误;或一个,多个受控倒滑;或一个明确的AIS错误的间隔(参阅T1.231中
6.5.2.2部分以及 G.826 [32]中 B.1部分)
对D4和E1-noCRC链接,双向违例的存在也可以导致一个错误间隔,但这不会在不可
得间隔中增加.
紧急错误间隔(BES)
紧急错误间隔(也称B型二次间隔在T1.231中6.5.2.4部分)是这样一种间隔,
它具有大于1小于320条路由编码违例错误情况,无严格错误帧,无引入AIS
错误.受控倒滑并不包含与此参量中.
它不会在不可得间隔中增加,只适用于ESF信号.
严格错误间隔(SES)
对ESF信号来说,严格错误间隔是这样一种间隔:具有至少320条路由信号违
规错误,或者至少一项OOF错误,或者发生AIS错误(参阅T1.231中6.5.2.5)
对E1-CRC信号,具有至少320项路由违规错误或者至少一项OOF错误的间隔称为
严格错误间隔.
对E1-noCRC信号,严格错误间隔是一个过更多的 2048 LCVs.
对 D4 信号, 严格错误间隔具有帧错误的一系列二次间隔,或者是OOF错误,或者
是至少1544个LCVe错误.
此参数中不包括受控回滑.
在不可得间隔中它不会增加.
严格错误帧间隔(SEFS)
具有至少一个OOF错误或者一个明确的AIS错误的间隔称为严格错误帧间隔(也称
SAS-P (SEF/AIS)间隔);参阅T1.231中6.5.2.6部分)
退化纪录
错误评估几率处于1E-61与1E-3A之间的纪录称为退化纪录(参阅G.821 [24]).
退化纪录取决于所有可得间隔的整体;任何严格错误的消除;对60秒长度集合的分
组;以及当在一个60秒长度集合累计错误超过1E-6怎认为其是退化纪录.可得间隔
只不过是一下所列举的:
不可得间隔(UAS)
UAS由界面上不可得间隔的计数计算.DS1界面被称为是不可得的当其导致了10个连
续的SES发生,或导致了失败(参阅错误状况).如果一个或多个连续的SES发生于导
致失败的原因之前,则将导致DS1界面的不可得性.一旦界面不可得,并且此刻没有
任何失败,则DS1界面将会重新可得在10个无SES连续间隔之后.一旦界面不可得,
并且出现一个错误,如果错误的解决时间不超过10秒,DS1界面在10个无SES连续
间隔之后可得.如果错误解决时间超过10秒,DS1界面于10个无SES连续间隔之后
可得,若在此短时间内成功满去清除错误的条件,界面也可得,即使错误稍候清除.考
虑到DS1错误的数目,当DS1界面被认为可得时,所有的计数器增加.当界面被认为不
可得时,唯一增加的是UAS的个数.
注意,此定义暗示,只有当一个10秒的间隔通过后,代理装置才能决定,一个给定的
二次间隔是否可得,如果代理装置同时选择更新各种各样的性能统计表,它必须以
10为单位来减少ES, BES, SES, and SEFS的数目,当它认为可得的时间增加时,以
10位单位增加UAS的数目.代理必须准备计算PCV的个数,以及DM的个数,因为这些
参数,在不可得时间内并不增加.同样,它也逆向以10为单位增加UAS的个数和增加
ES,BES,和 DM的个数,当可得时间增加的时候.当达到可得或者不可得时间前10秒
的这段时间经历统计学意义上的900秒窗口分界线时,出现一个特殊情况.当前的纪
录暗示,纪录以前间隔的ES, BES, SES, SEFS, DM, 和UAS数目必须调整.在这种情
况下,当在这个窗口最先几秒钟内得到结果时,受影响的dsx1因特网SES和dsx1因
特网UAS的连续的结果将返回不同得值.
代理装置可选择延迟10秒钟更新统计表为了避免对计数器逆向的调整.附录B中介
绍了一个这样做的方法.
任何情况下,只有当代理装置确定了不可得状态已经开始后,链路错误间隔才会
被传输,但是这个间隔的时间由第一个UAS决定.(例如 10秒前).链接成功的间隔
也会类似的被处理.
按照ANSI T1.231不可的时间开始于10个连续的严格错误间隔产生,即不可得时间
开始于10个连续的SES起始时刻.当一个界面被认定不可得时,界面所有的参数除了
UAS数以外,全被冻结.紧接着,一个严格符合标准--不增加因那段10秒钟内发生的
变化引起的除UAS数以外任何参数变化,即使是临时的增加,将被执行.因为信号状
态中的变化延迟了它们每隔10秒请求的数据,一个适合ANSI的执行必须由一条10
秒
的延迟优先线通过二次统计的审核,以便更新任一个计数器.可按照以下的步骤在每
个二次间隔完成时来实现上述的情况.
i) 读取近/远末端CV计数器从硬件做好状态标记
ii) 累计前一秒的CV数并为问题中的层,将它们与ES 和 SES的开端作比较;更新信号状
态,在10元素延迟线中传递二次CV数,和ES/SES标记.注意,远末端二次统计表需标
记为"缺省",在任意的在问题层,或更低的层中有输入错误的间隔中.
iii) 基于以前的更新循环中得到的信号状态,更新当前的间隔统计表和二次CV数以及移
10元素延迟线的ES/SES标志.
这些步骤将在附录 B 中更深一步的说明.
2.4.4. 错误状况
以下被认定或者发现的错误在dsx1线型状况文件中说明.DS1界面产生导致失败的
条件的情形将在适当的文当中说明.
远末端警告错误
远末端警告错误在DS1情况下也称 "黄色警报";在E1情况下称"远程警告";在
DS2情况下称为"细微警报"
对D4链接.当所有信道的6位在至少335ms内都为零时,产生远端警告错误,此错
误将被清除当至少一个信道的6位非零在T时间间隔内,1sif索引)
当此表格提供也可在if堆栈表格和dsx1配置表格中找到的信息,
它提供与一个单独的表格回送相同的信息,而不是检索if堆栈表
格以找寻各种各样的ds1if表格实体,也不会去检测这些实体以
核对它和适当的DS1通道号."
索引 { if索引, dsx1Ds1信道号 }
::= { dsx1通道映射表格 1 }
Dsx1通道映射实体 ::=
序列 {
dsx1信道映射if索引 界面索引
}
dsx1信道映射if索引 目标类型
语法 界面索引
最大通道 不可得
状态 当前的
描述
"此变量描述了适用于单独的ds1if实体的代理装置赋予的
if索引的数值,此dsif实体与初始化了的疏导(由INDEX元
素if索引定义)界面给定的DS1信道号相对应.(由INDEX
元素,dsx1Ds1信道号决定)."
::= { dsx1信道映射实体1 }
-- DS1远末端当前的表格
dsx1远末端当前的表格 目标类型
语法 Dsx1远末端当前实体序列
最大通道 不可得
状态 当前的
描述
" DS1远末端当前表格包含由当前15分间隔搜集的各种各样
的统计学表.此统计学表格由简便数据链接上的远末端信
息搜集得到.此定义与由近末端信息决定的相同."
::= { ds1 10 }
dsx1远末端当前实体 目标类型
语法 Dsx1远末端当前实体
主要通道 不可得
状态 当前的
描述
"DS1远末端当前实体中的一个对象."
索引 { dsx1远末端当前实体 }
::= { dsx1远末端当前表格 1 }
Dsx1远末端当前实体 ::=
序列{
dsx远末端当前索引 界面索引,
dsx1远末端消逝时间 整数,
dsx1远末端有效间隔 整数,
dsx1远末端当前ES 平均当前计数,
dsx1远末端当前SES 平均当前计数,
dsx1远末端当前SEFS 平均当前计数,
dsx1远末端当前UAS 平均当前计数,
dsx1远末端当前CSS 平均当前计数,
dsx1远末端当前LES 平均当前计数,
dsx1远末端当前PCV 平均当前计数,
dsx1远末端当前BES 平均当前计数,
dsx1远末端当前DMs 平均当前计数,
dsx1远末端不可得间隔 整数
}
dsx1远末端当前索引 目标类型
语法 界面索引
主要通道 只读
状态 当前的
描述
"此索引的数值唯一定义了其所适应的DS1.由此索引特定数值
定义的界面和由dsx1线型索引中同样值定义的界面是相同的."
::= { dsx1远末端当前实体 1 }
dsx1远末端时间消逝 目标类型
语法 整数(0..899)
主要通道 只读
状态 当前的
描述
"自从远末端错误测量时期开始,间隔的数值消逝.如果
,因为相同的原因,系统中的一个以天为单位的时钟的
判断,当前的间隔超过了最大值,代理装置将返回最大
值."
::= { dsx1远末端当前实体 2 }
dsx1远末端可得间隔 目标类型
语法 整数(0..96)
主要通道 只读
状态 当前的
描述
"此数据表征所收集的过去的远末端间隔数.此值将为
96除非界面在24小时内被设为上线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此数
值表示界面上线以来完全的15分远末端间隔数."
::= { dsx1远末端当前实体 3 }
dsx1远末端当前ES 目标类型
语法 平均当前计数
主要通道 只读
状态 当前的
描述
"远末端错误间隔的数目."
::= { dsx1远末端当前实体4 }
dsx1远末端当前SES 目标类型
语法 平均当前计数
主要通道 只读
状态 当前的
描述
"远末端严格错误间隔数目."
::= { dsx1远末端当前实体 5 }
dsx1远末端当前SEFS 目标类型
语法 平均当前计数
主要通道 只读
状态 当前的
描述
"远末端严格错误帧间隔数目."
::= { dsx1远末端当前实体 6 }
dsx1远末端当前UAS 目标类型
语法 平均当前计数
主要通道 只读
状态 当前的
描述
"不可得间隔数目."
::= { dsx1远末端当前实体 7]
dsx1远末端当前CSS 目标类型
语法 平均当前计数
主要通道 只读
状态 当前的
描述
"远末端受控回滑间隔数目."
::= { dsx1远末端当前实体 8]
dsx1远末端当前LES 目标类型
语法 平均当前计数
主要通道 只读
状态 当前的
描述
"远末端线错误间隔数目."
::= { dsx1远末端当前实体 9 }
dsx1远末端当前PVS 目标类型
语法 平均当前计数
主要通道 只读
状态 当前的
描述
"远末端信道编码违规数目."
::= { dsx1远末端当前实体 10 }
dsx1远末端当前BES 目标类型
语法 平均当前计数
主要通道 只读
状态 当前的
描述
"远末端突发错误间隔数目."
::= { dsx1远末端当前实体 11 }
dsx1远末端当前DM 目标类型
语法 平均当前计数
主要通道 只读
状态 当前的
描述
"远末端退化纪录数目."
::= { dsx1远末端当前实体 12 }
dsx1远末端不可的间隔 目标类型
语法 整数(0.,96)
主要通道 只读
状态 当前的
描述
"从0到dsx1远末端可得间隔中数据不可得的间隔的数目.
此变量为零除非存在数据可得的间隔(例如,在代理情况下)
::= { dsx1远末端当前实体13 }
-- DS1远末端间隔表格
dsx1远末端间隔表格 目标类型
语法 Dsx1远末端间隔实体序列
主要通道 只读
状态 当前的
描述
" DS1远末端间隔表格包含由每个DS1界面在过去的24小时的操作
时间内搜集的各种各样的统计学表.过去24小时被划分成96个完
全的15分间隔.表格中的每一行代表一特定时间内(由dsx远末端
间隔索引定义)一个这样的间隔(由dsx远末端间隔数定义)."
::= { ds1 11 }
dsx1远末端间隔实体 目标类型
语法 Dsx1远末端间隔实体
主要通道 只读
状态 当前的
描述
"DS1远末端间隔表格中的一个实体."
索引 { dsx1远末端间隔索引,dsx1远末端间隔数 }
::= { dsx1远末端间隔实体1 }
Dsx1F远末端间隔实体 ::=
序列 {
dsx1远末端间隔索引 界面索引
dsx1远末端间隔数 整数
dsx1远末端间隔ES 平均界面计数,
dsx1远末端间隔SES 平均界面计数,
dsx1远末端间隔SEFS 平均界面计数,
dsx1远末端间隔UAS 平均界面计数,
dsx1远末端间隔CSS 平均界面计数,
dsx1远末端间隔LES 平均界面计数,
dsx1远末端间隔PCV 平均界面计数,
dsx1远末端间隔BES 平均界面计数